2023-03-11 15:55:2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金融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据了解,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正常平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
2023-03-11 15:54:3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金融部门下一步将如何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据了解,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又是小微企业。
2023-03-11 15:53: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当前要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来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风险整体可控。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我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会改变。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2023-03-11 15:52:20
据了解,我国消费物价连续十年维持在2%左右,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我们强化能源、食品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同时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为保持物价稳定营造了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2023-03-11 15:51:35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总的要求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说来,一是着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可持续。
2023-03-11 15:50:54
据了解,金融开放有助于中国发展质量的提升,也能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 / 2023-03-11 15:48:50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
2023-03-11 15:47:03
2023-03-10 15:02:47
2023年,中国制造业的巨轮扬帆起航,奋进新航程。一场全球疫情,让人们意识到制造业对世界的重要性,印证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中国之环”的分量之重。在中国,制造业是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的领域。
经济日报 / 2023-03-10 14:51:29
中国全国两会持续吸引世界目光。提请人大会议审议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俄罗斯、南非、肯尼亚等国媒体和国际人士表示,尽管持续三年的全球疫情和频发的地缘政治危机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中国在过去五年仍然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
金融时报 / 2023-03-10 09:45:11
我国2023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疫情防控优化后国内疫情的演变。若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在毒性下降的同时,感染能力也下降的话,将有助于2023年消费恢复斜率的提升:
2023-03-09 18:21:39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化解,将支持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在今年政府工作安排中,涉及房地产的提法有防范化解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
2023-03-09 16:15:38
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
经济日报 / 2023-03-09 15:57:0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无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都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 2023-03-09 15:55:58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今年的财政收支安排有何特点,民生投入能否持续加力,助企纾困有何政策举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何防范,一系列关系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的重要问题,都可以在“国家账本”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