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16:48:36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要明晰短板和弱项,找准着力点,协同发力。
2023-03-02 16:46:05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要搞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只有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才能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2023-03-02 16:45:16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涵盖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都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
2023-03-02 16:43:41
深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涵义。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
2023-03-02 16:41:5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前进路上,一方面,要坚持以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
2023-03-02 16:39:29
2022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乌克兰危机,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等因素影响,再加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美联储大范围加息,我国的经济受到多种超预期复杂因素的反复冲击。
人民日报 / 2023-03-02 13:23:2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现代化建设进程必然伴随着城乡区域结构的深刻调整,这也是释放巨大需求、创造巨大供给的过程。
人民日报 / 2023-03-02 13:22:0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
2023-03-02 13:15:31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3-03-02 10:31:15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张江波副司长2月24日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重点省市物流提质增效降本现场会,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有关行业专家共4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网 / 2023-03-02 10:13:44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答卷。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705 8万辆和688 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 7%和93 4%,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3-03-02 10:13:01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3月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关心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们可能心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去年达到了这个规模,今年预测有多大规模?刚才辛国斌副部长用了一个“良好发展态势”,我们的预测幅度还是可观的。
新京报 / 2023-03-02 09:59:4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告诉记者,今年自己将就“设立新市民住房保障基金”提出建议。 张斌指出,中国当前和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三大挑战。
2023-03-02 09:59:18
3月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工信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不断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重点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
2023-03-02 09:36:47
据经济参考报,近日,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呈现出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高速增长、应用持续深化等趋势。未来需要加快机器人成熟场景普及推广,加大新兴领域产品创新,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推动产品向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