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 2023-03-13 10:25:32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全国两会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息,让国际社会从中读出中国发展蕴含的理性、韧性和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了对华互利共赢合作的信心。
2023-03-12 21:08:38
在3月12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对今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有信心。
2023-03-11 16:47:21
据了解,今年1月末,M2余额273 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 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 8个和2 8个百分点,延续了2022年以来较快增长的态势。M2增速较高,主要是因为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体系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
2023-03-11 16:40:05
近年来,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和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治理,在疫情应对、国际金融合作、绿色金融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金融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还有许多方面,今后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在全球治理中,让中国声音、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能够被更多的听到,
央视网 / 2023-03-11 16:34:46
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发布的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3 97万亿元,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 16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2023-03-11 16:25:50
实体经济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的关注焦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是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培育和发展新型实体企业,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
2023-03-11 15:57:07
即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还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3-03-11 15:56: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已达4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1 1亿户,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3-03-11 15:55:2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金融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据了解,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正常平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
2023-03-11 15:54:3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金融部门下一步将如何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据了解,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又是小微企业。
2023-03-11 15:53: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当前要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来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风险整体可控。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我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会改变。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2023-03-11 15:52:20
据了解,我国消费物价连续十年维持在2%左右,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我们强化能源、食品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同时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为保持物价稳定营造了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2023-03-11 15:51:35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总的要求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说来,一是着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可持续。
2023-03-11 15:50:54
据了解,金融开放有助于中国发展质量的提升,也能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 / 2023-03-11 15:48:50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