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 / 2025-03-06 14:00:05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作出明确部署,这些工作是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求是网记者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主题,对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进行了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5-03-06 13:06:29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 2025-03-06 11:37:14
“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基本路径,为经济大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南。
2025-03-05 16:38:06
今年的报告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调控思路的延续。从宏观环境和条件来看,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在上升,国内总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不振问题比较突出,所以需要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这是现实需要。从政策空间来看,我们也具备条件
2025-03-05 16:17:02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从报告一开始起草的时候,李强总理就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5-03-05 14:54:4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吹风会,邀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及成员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起草组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注重高质量、抓改革、惠民生、强信心,而改革更是成为报告中特别重要的关键词。
人民日报 / 2025-03-05 12:44: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2025-03-05 11:24:56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 2025-03-05 11:23:01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华社 / 2025-03-05 11:13:24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2025-03-05 10:23:31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是“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3-05 10:17:31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护大国内需求;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华社 / 2025-03-05 10:12:14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 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2025-03-05 10:11:0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新华社 / 2025-03-05 10:08:59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时说,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