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4-03-07 15:33: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国新办 / 2024-03-07 14:39:44
中央多次重申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为此,今年政府出台政策要注意哪些方面?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需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作出了部署。
国新办 / 2024-03-07 14:36:50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做出了部署,下一步扩内需主要从哪些方面发力?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国内需求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90%
国新办 / 2024-03-07 14:31:26
民营企业信心不足,对发展前景不乐观,不愿意投资扩产,这进一步影响到民间投资和就业。请问提振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方面,今年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国新办 / 2024-03-07 14:23:16
关于民生的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两年青年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广泛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是1200万以上,今年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设定这个目标有什么考虑?这个目标今年能否顺利完成?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既是“国之大者”
国新办 / 2024-03-07 14:22:45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今年《报告》中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民生方面的政策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报告》中有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和要求。
国新办 / 2024-03-07 14:22:01
据了解,今年我们把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这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包括国内国际形势,包括需要与可能,可以说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而制定的。具体来说,从当前需要看,我们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风险,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今年的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1200万人以上。
国新办 / 2024-03-07 13:56:24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黄守宏介绍《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相关情况。去年是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观察者网 / 2024-03-07 10:39:16
以往谈中国宏观经济,大家通常会从传统的“三驾马车”入手。但是您提出,短期内要理解宏观经济变化,必须结合“三张资产负债表”,即政府、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您认为2024年这“三张表”会有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新华社 / 2024-03-05 17:59:49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
新华社 / 2024-03-05 17:57:25
党中央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北京商报 / 2024-03-04 15:49:16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在会上表示,全国政协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一系列宏观经济和重要经济议题协商议政,在助力经济发展方面开展扎实有效工作。
解放日报 / 2024-03-04 15:31:13
3月4日下午2点,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提问:今年的经济形势不错,请问对高质量发展有什么建议?
第一财经 / 2024-03-04 15:21:43
2024年将是中国经济回归到合理区间的一年。纵然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伴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社会预期将逐步改善,宏观经济也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
第一财经 / 2024-03-04 15:09:09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立法机关,主要通过行使国家立法权,为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