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加快完善提振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详情

加快完善提振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红旗文稿》 / 2025-04-29 14:57:38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各项重点任务之首。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充分认识提振消费的重要性、把握提振消费的策略、实现提振消费政策效果最大化,对于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提振消费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提振消费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需要。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引擎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但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消费在总需求中的占比仍然偏低,2024 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提振消费,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消费是人民满足生活需要的主要方式,承载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消费的数量、质量、结构都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家居、数字娱乐、体育赛事、非遗民俗、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加速发展;今年春节前后,电影、冰雪、文旅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商品流通和服务消费仍存在低端过剩、高端不足,总量有余、质量不高,商品充沛、服务滞后等结构性矛盾,消费市场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迫切需要提升消费品质、扩大服务消费、拓展普惠消费,在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过程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强社会信心和预期的需要。消费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自身也成为左右社会预期的重要部分。广大经营主体投资兴业的市场预期、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乃至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都与每个人的消费决策密切相关。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收入水平、信心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倾向趋于收缩。2024年居民储蓄率高达43.4%,远高于发达国家。迫切需要破除制约居民消费的痛点堵点,以消费的实际增长提振社会信心和预期,增强各行各业获得感,进而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提振消费既是当前推动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关键抓手,也是中长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还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选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只有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才能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使全球要素资源整合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繁荣壮大国内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建设国际一流消费环境,以全球消费能力的集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