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因时因势再出稳就业稳经济新举措 详情

因时因势再出稳就业稳经济新举措

经济日报 / 2025-04-29 10:37:04
本报北京4月28日讯(记者顾阳)国新办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近期,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做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此次若干举措包括五方面内容: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
 
“这些政策都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赵辰昕说,下一步将常态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充分备足预案,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针对近期美国国债和美元汇率市场的大幅振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我国外汇储备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开展投资,实现了投资组合较为有效地分散化,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近几个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总体看,我国经济基础坚实,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有韧性,将继续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在提振消费方面,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特别是3月增长了5.9%,创去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下一步,商务部将扩围提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举办“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等,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表示,今年就业工作将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当前,我国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在激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都做了政策储备,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通过共同努力,有信心、有底气继续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在回答如何更好发挥内需作用时,赵辰昕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扩大内需有着非常现实和巨大的潜力空间。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具体思路和方法非常明确,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
 
提振消费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已下达了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共下达资金超1600亿元,后续还有约1400亿元。同时,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扩大投资方面,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被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畅通循环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同时,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俞家栋表示,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以“技能照亮前程”专项培训行动为牵引,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好促进就业、强化激励、助推成长、技能增收的组合拳,支持引导广大劳动者参加培训、提升技能,好就业、就好业,用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