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经济日报 / 2025-04-28 10:20:41
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战略任务
面向未来,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学术使命,也是战略任务。《文选》的出版发行,为经济学科研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两个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研究和阐发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经济规律,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成果,增强理论自信和学术自觉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是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良机。
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遵循一系列重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了系统阐述和明确要求,在2016年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指出:“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经济学,我们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其中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属性、价值观念的内容,对其中具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不能照抄照搬”;在《深化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中指出:“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等。
这些重要论述,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国经济学的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种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人类未来的知识生产过程,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必将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彰显真理力量。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在经济学领域开创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先河。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便深植红色基因,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重要策源地与传播高地,同时率先开设政治经济专门科目,系统引介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经济学科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深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构建,改革开放后率先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通过构建涵盖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交叉学科的多层次学科体系,搭建国家级智库平台,深度参与国家发展规划、财税体制改革、区域发展战略等重大经济议题研究,北京大学形成了立足中国实践、回应时代命题的学术传统。在推动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中,北京大学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保持对国际学术前沿的敏锐追踪,更致力于推动中国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经济理论。
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排头兵,北京大学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学学科范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的协同变革。在学科范式创新上,积极推进以原创性理论为主干的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打造中国自主、世界水平的经济学研究新范式,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在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上,积极推进经济学“101计划”等国家项目,打造典型课程引领、基础课程示范、专业课程支撑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培养道正、术高、业精、实求、事达的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在教材体系建设上,围绕党和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前沿指引和最新理念,高质量建设经济学教材基地,探索教材建设规律,推出高水平教材,使理论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育人资源。北京大学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将始终以探路者的担当,为人类探索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贡献中国智慧,在世界学术版图上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坐标。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气象。北京大学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围绕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在理论创新中彰显思想力量,在咨政服务中体现实践担当,在文明对话中展现中国智慧,努力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新贡献,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交出新答卷。
作者:何光彩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人民日报
本版文章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组稿、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辑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