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讲中国经济:挑战与出路
2025-04-27 14:27:44
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在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综合考量。
第一,疫情对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和收入预期的冲击需要逐步调整和修复。新冠疫情期间,全员核酸检测、全员疫苗,封城、隔离等,对控制疫情扩散、蔓延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导致地方政府抗疫相关支出大幅度增加;由于经济活动时常中断,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增长明显下降,叠加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这是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凸显的重要原因。三年抗疫消耗了国民财富,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员工的就业模式,也改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由于我国制造业成本低、效率高,自2012年以来,保持了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在30%左右。疫情期间,美欧国家提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成本最低的篮子里”,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从“在中国为世界”逐步调整为“在中国为中国”,采取“中国+1”“中国+N”,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方式,逐步摆脱对我国制造业的过度依赖。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一年。显然,调整和修复疫情的“疤痕效应”,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遭遇三年新冠疫情反复冲击之后的调整和修复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难以避免。
第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美国将未来 10年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窗口。近年来美国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弱化战略,目的就是在美国衰而未落、中国将强未强的阶段,取得与中国战略竞争的胜利。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国描述成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也有越来越多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推进这一目标的竞争对手。美国以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为幌子,拉拢越来越多的盟友共同围堵遏制我国,由此导致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特朗普上台之后还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比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将在四年内停止对中国生产的必需品的进口;对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出口到美国的避税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等等。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对我国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都构成了重大冲击,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主导性因素。
第三,坚决纠正影响长期发展的重大隐患,短期内必然产生收缩效应。近年来党中央坚决触碰并纠正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如抑制房地产领域快速膨胀和房价攀升的风险,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和无力偿还的风险,纠正民营经济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等。显然这些问题都是过去击鼓传花、多年积累形成的。如果放任这些矛盾、风险进一步累积,将来处置难度更大,付出的代价更高。纠正这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短期内必然产生一定的收缩效应。就房地产市场调整而言,2003—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平均增长19.9%,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下降10%和9.6%,2024年1—11月的降幅达到10.4%。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就业、财政税收、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系统性影响,且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小银行风险相互交织,在加大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容易引发区域性风险。但是,随着这些矛盾风险的逐步处置和化解,将有利于中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第四,从国际比较和发展阶段看,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经济增长持续承压,但经济增速仍然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其他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增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过去四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长2.4%。2020—2023年四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4.7%,比同期全球经济年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按现价美元计算,全球78个经济体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后10年,GDP年均增速为3.7%。2020年我国人均GDP跨越现价1万美元后,经济年均增速仍达到了5%左右的水平。
综合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对于当前经济运行状况,要正视困难,也要坚定信心,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积极推动党中央已经确定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贯彻落实,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大力提振资本市场等;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标志性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和空间。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