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发展与治理”研讨会综述
学习时报 / 2025-04-21 13:01:31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现代海洋产业是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重要依托。与会专家围绕促进传统优势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和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海洋传统产业转型需破解生产经营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难题,应通过鼓励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应用示范,实现产业基础再造、产品结构转换、产业链延伸、产业数字化转型等目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樊继达认为,青岛在现代渔业、海洋化工、港口航运服务以及海洋文旅产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这些产业应积极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加强行业先进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激发老产业的新动能,让“老树开新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吴彪认为,应发挥青岛国家海洋(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的优势,重点突破基因资源挖掘、遗传解析、分子设计育种等核心技术,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区域特征明显的新品种。完善种质库的建设,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共性技术研发,推进资源保护与共用共享。
从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来看,近年来,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方面加快发展,并呈现良好态势。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赵楠以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时强调指出,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但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国家。经济发展居于领先位置的沿海地区,水资源匮乏形势尤为严峻。海水淡化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解决沿海城市水资源短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岛市是资源性缺水城市,水资源先天不足,为此建议:一是拓展市政、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海水淡化的产能利用率。二是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城市的综合优势,提升国产装备的性能指标,进一步降低成本;建设海水淡化的创新服务平台,为国产化关键技术装备提供应用条件,推动国产装备技术的迭代更新。三是在关键环节发力,完善海水淡化产业链条。
从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来看,与会专家认为,应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积极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正高级工程师任玉刚认为,深海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需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领域强化各类科创平台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深海资源调查稳步推进,资源战略格局初步形成。应整合资源优势,打造集深海标本样品、数据资料与深海业务活动要素深度融合的高能级平台。重点开展深海采矿技术攻关,提高深海矿产开发装备制造能力,积极参与深海采矿国际合作与治理。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薛风平教授认为,海洋物联网是海洋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构造立体覆盖海洋环境、海上目标和海洋装备三大板块信息的感知网络,可以获取多源海洋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汇集整合、实时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海洋环境、海上目标和装备的系统化管理。当前青岛海洋物联网产业发展存在多点分散、沟通协作不强、技术转化困难等问题,下一步要从攻克海洋物联网的核心技术、重视海洋物联网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海洋物联网专业园区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推动未来产业“照进现实”。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