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发展与治理”研讨会综述 详情

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发展与治理”研讨会综述

学习时报 / 2025-04-21 13:01:31

强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创新引领

 
海洋科技创新能够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不竭动力。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乔方利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的愿景和使命出发,介绍了从海洋基础科学到全球海洋治理科学革命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我们所希望的海洋”目标,打造清洁的海洋、健康且有复原力的海洋、物产丰盈的海洋、可预测的海洋、安全的海洋、可获取的海洋和富于启迪并具有吸引力的海洋,中国应推动形成海洋领域创新性的科学问题解决方案,发挥海洋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现代海洋治理和海洋安全提供基础支撑,促进海洋、气候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乔方利院士以海洋预测为例,对海洋科技的作用进行了生动阐释,认为海洋科学的终极目的之一是精确预报,但海洋预测目前面临重大挑战,即海洋模式、气候模式面临巨大的共性偏差,台风强度预报进展缓慢。我国专家学者通过创建国际首个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数值模式,突破了台风模拟预报30年瓶颈,创建新型台风预报模式,将我国气候预测模式推进到国际前沿,并通过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设计,创建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推动海洋国际合作走深走实。这一系列进程生动诠释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对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城市治理和海洋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樊继达教授认为,要进一步发挥创新对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一是打好基础研究持久战,提升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驱动力。抓住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有组织的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持续提升海洋创新策源能力。在深水、绿色、安全等海洋高科技领域力求取得突破,打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打好企业发展遭遇战,提升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竞争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应发挥两类企业的作用,第一类是科技领军企业,做到顶天立地,并引导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第二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整体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打好创新人才争夺战,提升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凝聚力。依托各类创新平台,集聚一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解决“卡脖子”难题;引进和培育一批能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未来发展优势的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精准供给海洋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马秀贞教授认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海洋科技成果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成熟度不够高,高价值可转化的成果较少。提高技术成熟度是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根本所在。而要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必须整合从成果供给方到需求方全过程和全链条。一是重视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强化科研院所研究的产业导向和问题导向,激发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活力,创新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管理。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和产业承载力。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支持机制,加强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三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优良生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营造优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