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详情

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学习时报 / 2025-03-26 13:30:44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理论概括,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本版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栏目,为深入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进一步深化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搭建平台。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作出系统论述,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而是有一整套体制机制安排。
 
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所以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优越性,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注重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经济事项,中央财经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及时研究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每年年末研判经济形势,定调下一年经济政策方向。党中央开展政治巡视,国务院开展大督查,加上巡察、审计等各种方式,建立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党中央明确要求在粮食安全、风险处置、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方面实行党政同责。通过这一系列重要制度性安排,确保了我国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稳定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例,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纲要草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经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发往各方面征求意见,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规划纲要草案。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在一次全会上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提请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将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共同行动。我们这一套自己探索形成的规划编制实施程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发展规划工作,形成了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规划蓝图绘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路径。国家发展规划集中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发挥着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向、引导经营主体行为的关键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手段。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一方面,拓展前期研究广度和深度,健全专家参与公共决策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另一方面,完善规划实施全周期管理制度,健全推进落实、监测评估、监督考核机制,以法治引领和保障国家发展规划更好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集聚有限人力物力资源,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明确要求。这是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拿科技创新来说,就是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国产大飞机C919从2007年立项,到2010年展出样机,到2017年首飞成功,全国20多个省市、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共同参与研制和生产。2023年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以来,如今全球订单已近1400架。事实充分说明,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巨大突破,向着更高水平、更高目标不断迈进。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力度的创新,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
 
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抗灾救灾等方面,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中央和地方权责关系逐步理顺,中央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这既能保证全国“一盘棋”,由国家来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又能充分激发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各尽其责、主动作为,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实到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必须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加强制度建设,及时把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也要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的工作,既填补新的制度空白,又加快落地尚未落实的制度。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李玉举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学习时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