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
学习时报 / 2025-03-24 10:05:02
市场不统一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
在阻碍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众多因素中,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不到位是十分典型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原因。说其典型,是因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情况可以同时反映认识、政策、执行等多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对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了阻碍。例如,在认识层面,有些地方政府对“统一市场”的理解存在偏差,仍然存在“重国有轻民营”的思想惯性,以地方利益为导向,通过隐性政策壁垒保护本地企业,导致市场分割。在政策层面,有的地方仍要求企业必须在本地注册或采购一定比例的本地产品,甚至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强化本地企业的竞争优势,直接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有的地方违规设定准入障碍、限制企业迁移等,以“产业配套”名义强制要求企业购买本地供应商服务,导致民营企业跨区域经营成本倍增。在执行层面,各地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公平竞争政策在部分地方落实过程中仍不到位,一些歧视性市场准入、要素配置和优惠政策导致民营企业无法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部分政策在基层执行时打折扣,甚至出现变通执行的情况。市场中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以及恶性竞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存在“新官不理旧账”、随意违约毁约的现象。特别是近两年,趋利性执法明显抬头,甚至出现“远洋捕捞”式执法,严重违背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挫伤了民营企业的信心。
说其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因为“市场”本身涉及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控制权市场等多个领域,以及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等多个系统,是多个领域的交汇点和多个系统的协同点。解决好其中存在的不协调、不配套、不衔接问题对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大有裨益。例如,当前基础设施联通、规则标准统一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放大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劣势。规则与标准的碎片化则加剧了民营企业的合规成本。以招标投标为例,部分地区在政府采购中设定与项目无关的技术标准,变相排除外地企业。要素市场规则不统一限制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全国范围内技术专利跨区域估值体系仍不健全,容易造成民营企业在跨省技术交易中因估值差异而出现损失过大的情况。尽管《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已出台,但执行中缺乏闭环反馈机制,有企业反映其新开发的某应用产品在部分地区被认定为“不合规”,而同类产品却可通过特批上市,凸显监管尺度不一。近年来,虽然整体市场秩序不断改善,但还是有不法商家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消费者信心和市场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并加大了执法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监管漏洞,给不良商家留下可乘之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