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学习时报 / 2025-03-24 09:44:39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上海要坚持发展为民,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把改善民生与稳定社会预期更好结合。关键是稳就业、促增收、强保障,让群众对未来更有信心。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以上。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筹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创新产训结合、以赛促训模式,引导劳动者通过提升技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民生待遇标准,稳步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强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改善民生与扩大消费需求更好结合。坚持“投资于人”,加快完善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更有意愿扩大以发展型消费为重点的服务消费。特别是要增强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在全市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000张、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3000个,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继续推动二、三级医院专家号源下沉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把改善民生与拓展投资空间更好结合。今年是上海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改善市民居住品质的关键一年,要全面完成零星旧改,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我们将坚持跨周期、跨区域、跨类别统筹平衡,既要用好专项债、专项借款等融资渠道,更多采取土地储备的模式,也要吸引有实力的开发企业积极参与,探索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渠道,努力做好开发建设“后半篇文章”。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