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学习时报 / 2025-03-24 09:44:39
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上海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200.7亿元、增长7.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6%,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增长9.3%。我们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新动能厚积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积极培育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在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水平。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终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本形成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模塑申城”工程,夯实智能算力、行业语料等关键支撑,支持制造、金融等重点领域垂类模型建设应用,推动更多企业加速数智化转型。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进绿色工厂、零碳园区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做强做优工业服务业,打造一批特色集群,更好地赋能新型工业化。
持续强化要素配置保障。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新型要素市场,更大力度激发土地、资金、数据等要素潜力,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大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处置力度,深化产业用地融合管理,优化“工业上楼”支持政策,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进一步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引导各类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继续抓好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确权、登记、评估、交易、交付等环节制度建设,更好地促进数据共享利用。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