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经济日报 / 2025-03-21 16:48:5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到今年的突破5600万户,民营企业数量10余年间快速增长。从创新能力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从国产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惊艳全球,无不印证着民营经济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56789”常用来概括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国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第一,坚守主业、做强实业。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66.4%,连续3年实现提升。“晋江经验”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其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广大民营企业家充分发挥福建“山海亚侨特台”等优势,靠实业起家,长期专注于一双鞋、一张纸、一泡茶、一块玻璃、一片电池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涌现出一批知名民营企业。未来,要培育形成更多“单打冠军”“独角兽”等行业领军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企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第二,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619.1万户,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32.7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民营企业14.8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民营企业80多万户,此外在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领域也展现出充沛活力。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在解决“卡脖子”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5%,在算法研发与应用场景拓展上占据领先地位。
第三,成为研发投入的重要主体。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39万亿元,近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79%,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为41.88%;平均研发强度3.58%,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94个百分点。在专利授权与应用方面优势明显,2024年专利授权排名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7席,华为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位的企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在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中,53.1%选择布局新能源产业,37.3%选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16.95%选择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第四,进一步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2024年,我国外贸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2024年,民营企业创造了“三个首次”。一是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二是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2.6%,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其中,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专用装备进口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三是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50%,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51.3%,其中在日化用品、水果等产品中比重超六成。2023年,我国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突破万亿元,正在取代“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成为新出口动力,其中光伏产业全球前十强中,我国民营企业占了一半以上,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生物医药领域是民营企业出海的另一个新增长点,2024年超过30款中国创新药成功出海,其中有5款的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今年年初,已有超过7家创新药企业签下出海合约,其潜在交易总金额超200亿美元。在以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出海“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从2014年的30.76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85.57亿美元,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凭借卓越的画质、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玩法,获得良好市场反响,成功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广大民营企业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作者:李勇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