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经济日报 / 2025-03-21 16:47:38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需坚决破除阻碍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树立稳定预期。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是一以贯之的,也是十分明确的。2023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等,旨在不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等列为今年重点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对民营企业来说,落不了地的政策就像镜中之火“有亮度而无温度”,像水中之月“看得到捞不着”。把政策从“纸上”扎扎实实落到“地上”,既是民营企业家的心声,也是将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建议从以下方面着力,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第一,切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目前,有的政策落地不充分、执行不稳定,有的政策设定门槛过高、申请手续繁杂、隐藏条件较多。需强化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确保执行不走样、不变形、不落空。推动惠企政策一站查询、精准匹配、在线申报、资金直达。既要注重部门间壁垒的打通协同,又要兼顾政策本身的前后一致,及时清理不平等的法律法规政策。强化精准监督,建立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第二,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由于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获贷成本高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与之相对的,是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的详细信息,在放贷风险不可控和问责风险不排除的情况下,往往不愿贷、不敢贷、不能贷。解决融资难题,需从政策引导、优化融资结构、创新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完善企业自身信用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引金融活水浇灌民企森林。在强化民营企业资金供给方面,需进一步畅通股、债、贷融资渠道,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加大各类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完善风险共担机制,鼓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公司等共同筹集融资风险基金。
第三,着力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这是民营企业家最真实的感受。当前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边清边欠的情况,严重破坏了市场信任机制。2024年12月审计署公开《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提到10省市56个地区在按要求建立拖欠台账锁定存量后,又新增拖欠76.31亿元。从曝光的案例看,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主体五花八门,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融资平台、事业单位居多。解决拖欠账款问题首先要摸清底数,尽快建立分类清理债务长效机制。
第四,坚决防止趋利性执法。有的地方把执法检查异化为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乱收费、乱罚款、乱查封等问题屡禁不止,不仅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而且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甚至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需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规收费的主体,应严肃追究责任,提高其违法成本。依法依规设置收费清单,推进收费规范化和透明化。全面落实整治趋利性执法的政策措施,完善政府罚没收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方法,持续强化监管追责。
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跃升,改革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未来,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作者:李红娟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