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政引领力的科学内涵
学习时报 / 2025-02-24 15:48:5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这“六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和具体指标体系,其中“思政引领力”排在首位。如何理解思政引领力的科学内涵,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把思政引领力看成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也有学者把思政引领力看成是教育机构在学校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的对学生的培养塑造能力,还有不少学者直接把思政引领力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力,等等。这些认识都深化了对思政引领力内涵的认识,但也表明思政引领力这一概念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思政引领力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力量和文化软实力
思政引领力即思想政治方面的引领力的简称,它既是思想政治观念方面的引领力,也包括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引领力,还包括进行思想政治观念引导工作所产生的引领力。
思政引领力是思想政治观念的吸引力、领导力和引导力。思政引领力的内涵可以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进行理解。从一般来说,它是指政党、行政机构、社会组织及其代表以思想政治观点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基础,对其社会成员所形成的吸引力、领导力和引导力。从教育强国视域来看,思政引领力是以党的创新理论和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基础,以有效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所形成的吸引力、领导力和引导力。
思政引领力是一种整体综合能力。思政引领力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引领力,它以思想政治观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它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具有同构性,都是政党通过加强自身思想理论建设,而对其受众所产生的吸引力、领导力和引导力。但是,政党对民众的思政引领力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并不是说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科学和先进,就必然产生对民众的引领力,思政引领力的发生需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引领力是一种观念方面的引领力,它以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文化等观念形态的内容作为牵引,但这并不排除政治引领、教育引领等内容,思政引领力中包含着政治、行政等方面的领导力。思政引领力从总体上讲是一种综合引领力,在综合引领力中,思想政治观念的引领力是根本的力量。思政引领力从本质来看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思政引领力发挥作用的根本体现,也是教育强国中思政引领力的根本。
思政引领力的发生以思想政治观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根本条件
科学性是思想政治观念所代表的真理的力量,先进性则是思想政治观念所代表的道义的力量,这是思政引领力发生的根本条件。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尽管时代和历史发生深刻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就是我们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拥有思政引领力的根本保障,也是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拥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根本条件。
科学先进的思想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政引领力
思政引领力的生成不仅要以科学和先进的思想政治观念为基础,而且也需要把科学和先进的思想转化为人们的自觉实践活动,实现“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的结合。没有科学先进的思想观念,思政引领力就失去了内容和方向;没有理论大众化的工作,思政引领力也不可能自发产生。因此,可以说,具备科学和先进的思想政治观念是思政引领力的根本条件,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思政引领力的建设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从“起根发芽时就是从宣传工作做起”。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队就提出“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观点;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新中国成立后,党充分利用掌握政权的优势,把党的意识形态提升到国家意识形态,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而且把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对全党全社会思想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引领力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首要任务,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在思政引领中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政引领力的实现。作者:佘双好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