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涵义是什么?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何重要意义?
经济日报 / 2025-02-21 11:46:15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78%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约20%的老年人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趋势明显,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
医养结合是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其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引领下,医养结合重点服务对象是失能(含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主要提供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服务。医养结合坚持最大限度维持或改善老年人功能状态,提升其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务实举措,旨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党中央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2015年,在总结各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医养结合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立老龄健康司,承担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职责,并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联合民政部确立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发展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
近年来,我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持续加强,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全力深化。
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领。推动将医养结合纳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民健康、老龄事业发展、养老体系建设、健康老龄化等规划,明确新时代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目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将医养结合作为推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
二是加强要素支持保障。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审批登记、价格、财税、土地、医保、投融资等多项支持性政策措施,持续整合优化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推动资源共享、服务衔接。实施“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多渠道资金支持医养结合项目。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鼓励各地加大政策支持,注重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单位引领辐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北京市针对80岁以上的“老老人”,从兜底保障、优化设施布局、扩大普惠服务供给等多方面加强服务保障。
三是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将医养结合纳入深化医改、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老年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对65岁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和咨询,指导转诊转介。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支持养老机构通过医养协议合作、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等多种方式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多场景提供服务的格局。福建省推进以家庭病床为主要形式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并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联体。
四是提升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出台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和管理指南、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发布《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人在养老区和医疗区之间床位转换标准》等,持续规范医养结合服务。实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应用,推进医疗、养老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组织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上海市推广“互联网医院+养老院”模式,促进取得互联网诊疗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
经过多年实践,各地形成了医养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等服务模式。截至2024年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超8.5万对,医养结合机构超8000家,其中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疗卫生机构超3300家,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超4700家,床位总数超200万张。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医养结合促进行动,加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指导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家庭病床等服务,扩大上门护理服务供给。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引导有条件的县区级医疗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升从业人员服务能力,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
作者:秦耕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