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但有效需求仍然不足
2024-12-30 15:00:4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与此同时,经济运行呈现出供给强于需求、供需强弱失衡的态势。从主要指标看,高于GDP增速的指标多集中于供给端,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5.8%,高于GDP4.8%的增速。工业的强劲增长在较大程度上受益于出口的拉动。以人民币计价,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长6.2%,显著高于GDP增速。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业和出口的驱动。而在需求端,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显著低于GDP增速,分别为3.4%与3.3%。伴随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尤其是美国新一届政府推行加征关税政策,我国外需和出口增速或将趋缓,工业生产也将随之受到影响,进而增大经济下行压力。
当前,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不足更为突出,需求不足导致价格持续低迷,需求端走弱可能向供给端传导。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我国经济自2012年进入“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后,在调整中逐步转向新的动态平衡,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因素发生变化。过去讲“新常态”,主要是指供给侧潜在增长率下降带来的经济下行,现在总需求不足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条件。疫情三年对需求侧的冲击更大,进一步强化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供需失衡是过去较长时期形成的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的发展方式带来的。在面临外部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时,往往采取发债上项目,通过扩大投资和产能拉动经济增长,在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是十分有效的。但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收窄、积累的地方债务压力增大,投资的边际效率下降,这种模式拉动经济增长的效能逐步降低。投资最终会转化为供给能力,过去制造业规模较小时可以通过扩大出口实现供需平衡,随着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份额达到30%甚至更高,扩大出口面临的外部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