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重点
经济日报 / 2024-12-26 11:01:48
坚持系统观念聚焦重点改革综合施策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大宏观”视角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坚持系统观念,聚焦重点改革,从多个维度综合施策,从而提升宏观经济运行整体效率。
第一,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的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国家发展规划能为引导经营主体预期和行为提供方向,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连续的长期性战略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明确长期增长目标,还有助于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等措施来实施结构政策,提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率,并改善预期管理效果。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三步走”战略和后来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阶段,完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仍将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重点,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这能够确保国家战略规划得到有效执行,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确保各项战略之间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发挥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对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二是围绕国家发展规划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的监测和评估。这既有助于确保国家发展规划按照既定蓝图坚决执行,也有助于坚持问题导向并采取动态调整机制,从而顺利实现宏观经济治理的目标。
第二,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体制机制层面的关键支撑。财税体制改革方面,需要保障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以确保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具体来说,既要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又要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适度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收支与债务压力,从而起到疏通财政政策传导渠道的效果。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应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同时,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由此,能够为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供财税和金融领域体制机制层面的关键支撑。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从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系统视角来看,这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关键要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等领域,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宏观经济治理效果。
第三,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推动各项宏观政策形成合力。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助于推动经济主体形成一致预期和促使各类宏观政策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统筹短期稳定、长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三大重要目标。我国在协调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方面具备较多实践经验,通过宏观政策“三策合一”能够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落地提供重要保障。当然,与政策协调配合的顶层设计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加强对“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基本特征和制度保障的理解,设计有效实现路径,避免陷入认识误区,从而在实践中确保有效执行。
第四,健全预期管理机制,营造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预期。我国的预期管理机制是不同于发达国家预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创新,既涵盖了相关部委对人们预期的短期引导,也涵盖了中长期规划对预期的长期指引。近年来,中央不断完善预期管理机制,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又如,突出发挥中长期规划的预期引导作用,对经济长期增长路径进行有效指引。下一步,要深化预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我国预期管理体系的优势,将短期预期管理和长期预期引导相结合,稳定社会预期。尤其是加强适应性预期管理,切实扭转社会预期,形成经济改善和预期增强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微观主体预期改善,进而从预期管理机制层面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成效。
作者:陈彦斌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