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光明日报 / 2024-11-12 17:38:58
编者按
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沉着应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强调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形势、科学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本刊今日特邀请几位知名学者进行解读和分析。
与谈人
王一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授
陈彦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
主持人
记者 张 雁
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记者: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根据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我国今年经济发展表现出怎样的态势?对全年经济增长情况能够做出怎样的判断?
王一鸣: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具体来看,生产供给持续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恢复,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6%,总体保持稳定。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国际收支保持稳定。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增长6.1%。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外汇储备超过3.3万亿美元,时隔9年再度升至3.3万亿美元以上。
陈彦斌:尤其应看到,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同时,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也不断显现,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资本积累的质量明显提升。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6.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增速均超过30%。二是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增加,人才发展红利加快释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较好的支撑作用。截至2023年末,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更是达到了14年,分别比2020年提高了0.25年和0.2年。三是宏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居民部门消费率提升使得总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使得总供给结构明显改善,产业结构等重要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四是宏观政策效率稳步提升,政策传导效率持续改善。基于上述这几点分析,展望全年,我对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充满信心。
记者:中国经济具有市场广阔、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为经济持续向好打下了良好基础,请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有利因素?
刘元春: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信心来自几个方面,第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将有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第二,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产业新领域新赛道、短板领域、薄弱环节的投资还有很大空间。这个有利条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第三,高新技术产业的提质升级,新型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旧动能升级、新动能接续提供强劲动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培育了新产业、新动能、新优势。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在不断充实,财政、货币以及其他政策都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既有条件,也有空间。
陈彦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高水平超大规模市场、全球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庞大的人口数量规模和不断增强的人口质量优势,使得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尤其是,我国的宏观政策体系仍然拥有较为充裕的政策空间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常规宏观政策的空间都较为充裕。货币政策方面,不管是降准还是降息都有一定的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部门的债务率仍然明显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而且政府债务中的中央政府债务占比偏低、外债占比极低。我国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前瞻性指引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优势,提升宏观政策效率。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