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初步形成 详情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初步形成

经济日报 / 2024-08-16 11:32:03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驶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新动能。
 
随着航天技术日臻成熟与应用服务需求日益增加,我国陆续发布《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促进微小卫星有序发展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涉及民营航天企业准入制度、投资范围、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民营企业从事商业航天活动的具体业务领域与相关要求,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商业航天作为航天领域的新生力量,已成为推动国家航天及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已初步形成覆盖卫星设计制造、火箭设计制造与发射、地面终端设备制造、系统运行维护、航天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涌现一批新兴商业航天企业,诸如从事运载火箭设计与制造的蓝箭航天、星河动力、星际荣耀;从事商业卫星设计制造的长光卫星、微纳星空、银河航天等。总体来看,我国商业航天创新步伐加快,市场活力激发,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一是技术创新成果显著。特别是以商业运载火箭和低轨商业卫星星座为代表的商业航天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商业航天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统筹考虑卫星与运载火箭设计制造的成本、可靠性和设计制造周期,以及批量化生产、产品成本低、快速投放市场的行业需求,逐步构建起全新的商业航天卫星产业化发展体系。
 
商业运载火箭需具备强大运载能力和较低发射成本,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作为一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其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可靠性达到商业化发射交付要求。2023年年底,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行垂直回收试验。
 
依据全新的商业卫星设计制造理念,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加快部署商业低轨卫星星座。银河航天的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具备单次约30分钟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吉林一号”光学遥感卫星星座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土地测绘、农业估产、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天启星座”不仅解决了传感层数据接入问题,而且广泛应用于航空、海事、气象、海洋等领域,也可为有定位信息回传需求的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二是市场活力有效激发。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数据,2023年我国实施67次航天发射,其中包括26次商业发射,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全国新增商业航天相关企业呈逐年上升态势,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22769家,是2019年的5倍多,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
 
北京、上海、海南、湖北等地相继制定商业航天发展规划,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驱动商业航天技术与不同行业应用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对地区经济的拉动效应。为满足未来商业航天需求,除传统航天发射基地承担了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外,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在海南文昌开工建设,实现常态化发射后将进一步提升民商运载火箭发射能力。
 
三是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也是商业航天产业的策源地。经过近10年发展,北京已成为全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布局最为全面、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发布《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等专项政策文件,在星箭研制、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先行先试、产品示范应用等方面明确了商业航天未来发展方向。北京亦庄集聚了一批从事商业运载火箭设计制造的民营企业,通过建设“火箭大街”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吸引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优质项目,形成产业协作互补格局。
 
山东海阳、海南文昌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布局稀缺的发射资源,探索形成集设计、制造、发射、应用、文旅等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目前,海阳东方航天港已招引2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约271亿元,成功保障海上发射10次,累计发射卫星57颗。
 
作者:赵睿斌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研究课题组组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