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黄汉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制度创新做保障 详情

黄汉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制度创新做保障

澎湃新闻 / 2024-08-13 17:19:18
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大体处于何种阶段?应该从哪些维度培育发展耐心资本?各地布局新质生产力时如何避免重复竞争?在面临一些外部挑战情况下,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态势如何?
 
近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的命题,也是改革的命题。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制度创新来支撑,即通过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来构建更能适应或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黄汉权认为,“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我理解,这个‘地’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地域,还要‘因技制宜’、‘因业制宜’”,即不同地区、不同技术路线、不同产业类型都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采取不同发展路径。
 
黄汉权表示,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处在服务业占主导的“三二一”型发展阶段,但是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相较发达国家还比较低。因此,在继续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同时,也要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
 
在谈到中国新能源产业如何应对外部挑战并更好发展时,黄汉权认为,要通过谈判、协商,形成共识,创造共生共赢的合作发展格局。应支持企业根据发展需要,选择在适合的国家和地区布局,包括走出去投资建厂,但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把重要和关键核心环节留在国内,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因地制宜”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法论
 
澎湃新闻:从上半年的投资数据看,从全国到各省份,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这说明了什么?
 
黄汉权: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之所以称为高技术制造业,首先是科技创新驱动、其次成长性好,大多数的高技术制造业属于新兴产业范畴,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还处于快速成长期,因此相关的投资快速增长是正常的。
 
目前来看,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因为对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也是快速增长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等领域的市场规模还在不断地壮大,而且随着消费者对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其相关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市场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从这个方面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是比较好的。
 
现在各个地方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投资、鼓励这方面的发展,就是因为看到它们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澎湃新闻:《决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部署,您认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提法?
 
黄汉权: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的命题,也是改革的命题。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起引领作用,但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到最后形成新质生产力,背后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需要制度创新来保障,就是通过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来构建更能适应或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这些方面做出了系统的战略部署,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提法是“因地制宜”。 我认为,“因地制宜”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法论,对“因地制宜”的“地”不能理解窄了,不光纯粹是地理概念上的“地”,要从更广义的范畴去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从地域角度,各个地方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选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路径以及主要发力点。
 
第二,从技术路线角度,因为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现在每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应该说是风起云涌,这些技术创新里就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技术路线的特点、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使不同的技术路线都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并行发展,并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最后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路线和由其催生的新质生产力。
 
第三,因业制宜,“业”是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有序布局。不同类型产业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所对应的技术特点、发展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对于传统产业里,需要更加注重采用先进的、前沿的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实现“老树发新枝”。在新兴产业中,主要考虑怎么通过新的技术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尽快形成更大的体量和规模,实现“新苗扎深根”。未来产业则是考虑如何选准方向、前瞻布局,通过超前投入,特别是鼓励耐心资本进行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持续培育,让未来产业能够尽快发芽成长为新兴产业,实现“新芽长新苗”。而且,在以上三类产业统筹发展过程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它们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比如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配套和支撑,同时,新兴产业形成的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服务,反过来也可以应用到传统产业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澎湃新闻:您曾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也从体制机制上明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何积极作用?
 
黄汉权:我觉得肯定有很大的牵引、推动作用,因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这个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管理和制度创新,后者实际上就是改革的内容,既通过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如果没有制度的创新做保障,很多时候科技创新也很难实现。虽然我们的科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和短板,这就需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从而加强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使得科技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整合和高效利用,促进更多的高质量科技成果涌现。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