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对“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的若干思考 详情

对“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的若干思考

2024-07-04 18:43:46

绿色生产力赋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理论,用以指导我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思考、梳理、挖掘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堵点和盲点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确保新质生产力在驱动和支撑我国绿色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需 要绿色生产力的驱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终端用能水平,发展碳汇产业等多种途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能源结构优化途径有合理发展油气,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增加绿色氢能供应。在能源领域,我们应加快煤炭开发、转化和利用中的先进技术研发,如煤基催化助燃技术、将电力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的“液态阳光”“等离激元”等技术。此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现能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也是绿色生产力驱动作用的体现。
 
同时,还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不断提高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及服务业能效水平。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现代化为支撑,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创新引领、智能制造的方向迈进。建设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避免被高碳“锁定”。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组合效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发挥海洋、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需要绿色生产力的支撑。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这需要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大数据和绿色生产力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引擎和翅膀,大数据是智能化和基础,绿色生产力是驱动和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既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传 统产业工艺、技术、产品升级,把创新作为动力,破解减排技术进步、减排目标实现与制造业占比稳定的“三元悖论”,新型工业化须由1.0升级到2.0,把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将绿色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大做强绿色制造业。二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的生态经济体系,打造低碳能源系统、生产系统、消费系统,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与意蕴。三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实施全面资源节约战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鼓励企业入园,打造高效绿色产业集群。四要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重点方向,合理布局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量子技术、第三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亟须绿色生产力赋能。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环境科技支撑体系、美丽中国治理体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应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西方国家工业化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代价高昂的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彰显了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辩证统一。我们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自觉把经济活动与人的行为限制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只有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等重大关系,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产业化方式治理生态环境是通行做法,行之有效。然而,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出现了新形势新情况,如地方成立国有环保集团,且2023年环保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不在少数。因此,必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从追求快速降低污染物排放转向以较低投入实现环保设施的高效运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还要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为绿色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绿色科技是赋能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要培育生态产品,开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要充分认识森林系统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切实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生态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有赖于数据资源的采集、流通、集成、共享和综合利用。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4. 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和推进需要落地。
 
生态环境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我们需要从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需求端发力,引导供给端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要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使人们日益养成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和生活习惯。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完善绿色产品认证采信推广机制,让公众能够方便地获取产品绿色生产的相关信息,从而促使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5. 持续优化支持绿色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工具箱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强调两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要加强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市场准入等经济政策与生态环境政策的协调配合,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理念纳入产业发展、能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
 
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市场准入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难点、卡点,让先进优质的生产要素能够顺畅地流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领域。要完善绿色生产力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激励政策和标准体系。应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打造现代绿色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此外,还要完善相关法规标准。环境规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不是零散的,而是系统性的,因而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安排。还要强化政策间的协同,加强环保标准与产业政策衔接配套,健全环保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机制、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和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作者: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来源于《世界环境》2024.02期观点栏目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