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服务科技和产业创新 详情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服务科技和产业创新

学习时报 / 2024-06-24 09:54:5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强调“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近年来,安徽围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大力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科创出题、金融答题”,聚焦解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过程中的融资难题,着力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中,积极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创新科技贷款服务,打造政银企多方协同的信贷合作新模式
 
商业银行注重“稳健运营、防范风险”,有专业融资门槛设置,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的特质,无法满足银行资产风险敞口覆盖的要求,银行“看不准、没预期、不敢贷”的现象比较普遍。聚焦这一突出矛盾,安徽创新推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贷投批量联动”试点、政银担合作等举措,跨企业成长周期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2021年以来,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连跨5个千亿台阶,今年3月末达到6782亿元。自2022年6月起,全省制造业贷款连续22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余额达到9410.8亿元。
 
一是围绕破解信贷收益风险难平衡问题,首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2023年,在全国首创“共同成长计划”这一全新信贷模式,提出以优先权为基础的“跨周期”动态平衡银企收益风险的解决方案,银企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签署“贷款合同+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函”,签约企业可在更长期限、更高额度内获得稳定信贷支持,签约银行享有股权投资、结算服务、债券承销等优先权。改变过去以企业财务数据为主的授信评级方式,创新开展“技术流”授信评级,银行以“看未来”视角审视科创企业融资,打消借贷顾虑,受到企业、银行普遍欢迎。截至4月末,全省有95家银行加入“共同成长计划”,签约企业超2万户,累计为9375户企业发放贷款1449亿元,实现银企收益共享、共同成长。
 
二是围绕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推出“贷投批量联动”试点。2021年,在合肥市高新区率先推出“贷投批量联动”试点,通过引入政府信用,从产业基金已投或拟投企业中筛选优质科创企业,建立白名单,组团批量向试点银行、投资机构推荐科创企业,银行、投资机构在推荐名单内开展“先投后贷”“先贷后投”“贷投同步”等债股组合联动业务,这种“批发式”“小额”股贷联动模式创新,有效解决银行“看准行业赛道、看不准单个企业”的问题。截至4月末,“贷投批量联动”模式已复制推广至省内6个市的8个县区,累计为1227户科技型企业提供475亿元“信贷+股权投资”组合资金支持。各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向科创企业早期和产业链前端延伸推出“初创起步期信用贷”“成长接力贷”等专属信贷产品161款。
 
三是围绕解决银行信贷“后顾之忧”,完善科技融资担保服务和风险补偿机制。201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府性科技融资担保体系,目前全省科技担保体系成员达到135家,创新推出了“科技担”“批量担”“科联担”“科转担”等一批特色产品,累计开展科技融资担保业务超1274亿元,服务企业超1.78万户(次),覆盖全省42%的“三首”企业、47%的专精特新企业。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2022年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目前资金池规模超4亿元,累计撬动新发放科技贷款1972亿元,惠及2.3万户科技型企业,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不敢贷问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