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社会学视域下平台经济的社会特征 详情

社会学视域下平台经济的社会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4-06-20 10:45:59

代入式理解平台经济的参与主体

 
在某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类社会主体从来都不是特定角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以生产和生活中的行动提供经济发展动能、评价经济发展效果、决定经济发展走势。这就需要研究者代入式地把握平台经济所涉及的各类群体的诉求、意愿、状态、选择、行为、情绪等特征。
 
一方面,平台企业一方在选择态度和推动方式上具有复杂的构成。平台企业的创业者或所有者通常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更加关心企业在长期发展、升级转型方面的可能性,愿意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企业管理者需要从中期或短期的视角、基于账面收支的考虑,来识别和管理与平台产业相关的新风险,还需要从管理流程、组织文化和人员结构等角度考虑具体问题;研发者更加在意平台开发、技术升级带来的贡献,并以此为己任;企业内部的执行者和劳动者则倾向于从可行性、便利性的角度思考平台化转型带来的工作内容变更,还需要警惕可能发生的劳动异化与技术替代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说,平台企业中各主体的思路差异程度,影响了平台内部关系的协调程度,也部分决定了平台经济的推进程度。
 
另一方面,研究者需要更客观地评价平台经济中发生的劳动状态。现有研究对不稳定就业、碎片化工作、非典型劳动关系等现象已有诸多讨论,这些都是需要持续关注并警惕的事实。当然,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平台化就业,是因为这种方式有其积极的面向:平台可以动态反映供需关系,扩大劳动者的工作信息和资源的选择范围,有机会提升人力资本、改善工作条件和劳动权益;同时,通过平台促进用工方式的透明规范,部分避免了劳动者被过度剥削、劳动成果不被尊重和认可等问题;从相关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可以借助平台触及范围不断扩大的劳动者群体,掌握他们的信息,了解他们的诉求,逐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从而落实治理措施。
 
从上述角度来看,对平台经济的研究需要进入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将研究的焦点放在那些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人”身上,还原创业者、管理者、劳动者等行动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反思性,从其劳动与生活中理解其选择。
 
总体而言,考察平台经济独特的运转模式和劳动过程,不仅需要进行类型划分、过程性分析和代入式理解,还有待引入组织管理和组织环境的分析视角,考察平台组织的控制方式与权力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建构。社会学的视角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平台经济的复杂性,并为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作者:王迪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