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详情

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求是》 / 2024-06-17 17:02:13
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韩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坚持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切实把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贯穿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各领域。
 
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全面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并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必须抓好贯彻落实。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向更高水平迈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要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面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要求。202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27万美元,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处于世界银行界定的上中等收入经济体行列,但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积累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14亿多人口大国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赶上发达国家。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要求。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群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我们要吸取相关经验教训,在继续推动量的积累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质量的提升,通过高质量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扎实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需要。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西方有的国家对我国发展进行各种形式的打压遏制。在科技领域,以“国家安全”等名义从技术、人才、设备等领域实施围堵,延缓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企图将我国产业链锁定在中低端。在贸易领域,加快推进脱钩断链,通过所谓“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制造业回流”等,企图减少对我国商品依赖。近来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并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遏制我国正在崛起的优势产业。
 
从我们自身看,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第12位,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处在跟跑、并跑阶段的多,领跑的相对较少,不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确保高科技领域不被别人“卡脖子”,持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面对重大挑战时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还要继续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很多人通过合法致富、勤劳致富、实业致富、创新致富,实现了财富创造和积累。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和财富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区域差距仍较明显,与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通过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积极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循序渐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五)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经济领域看,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仍然突出,而且相互关联、相互传染。经济金融风险的根源在于粗放低质发展。我们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稀释风险这个分子,夯实抵御各类风险的基础。要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