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发展未来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详情

发展未来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中国经济周刊 / 2024-06-17 16:56:02
5月25日至26日,以“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交流探讨、集思广益,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凝聚更大共识,贡献智慧力量。
 
在开幕式后举行的主论坛上,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中国一汽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等作主旨演讲。
 
尹艳林表示,应当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这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新方向,确立了新路径,明确了新抓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潜力巨大。可发力巩固和提升农业等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积极培育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业,促进生态优势产业发展及布局建设航空电子信息产业等。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只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东北一定能够在建设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刘尚希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指引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概念,是在传统生产力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当前,在生产关系领域已出现三大显著变化: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二是所有权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不同类型的所有权在数字化背景下正在融合共享;三是分配关系的底层逻辑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分配逻辑是基于生产成果的分配,而如今,创新驱动下的新的分配方式则更加注重事前的预期分配机制。
 
王国强表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一汽加速新能源转型突破、实现新产业落地的核心举措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路径。“十四五”以来,中国一汽创新实践、奋斗奋进,集团年度总销量保持在350万辆左右,年利润总额保持在400亿元以上,排名行业第一。面向未来,中国一汽将锚定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发展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方向,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姜会林表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吉林省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发展未来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