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详情

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国教育报 / 2024-06-14 15:49:33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其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一个健全、公平且高效的就业体制机制,对于促进高质量就业,尤其是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的重大意义。
 
  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诸多矛盾,是周期性、结构性与体制性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不够、公共就业服务不到位,难以覆盖所有就业形态和劳动关系;现行政策法规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的需要,且部分政策法规与新就业形态表现出不相容性。加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冲击,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缓解就业矛盾,就要进一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市场、政府和学校多方发力、综合施策。
 
  推动就业市场规范化发展是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就业市场是劳动力和人才等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大市场,只有市场主体稳定有活力,就业大局才能稳定有序扩展。推动发展规范化的就业市场不仅能够解决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就业信息不对称、职业培训力度不足等问题,而且有助于推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有效防止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消除影响公平的就业障碍,亟须打造一个规范有序、平等竞争、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比如,要努力破除对高校毕业生的学历歧视,让高校毕业生在公平的就业环境中实现人尽其才。同时,要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当下,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这就对我们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出了新要求。
 
  强化各级各类政策支持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当前,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发展,就业促进机制持续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就业形势发生转变,就业结构性矛盾常态常新,稳就业、保就业面临新挑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应涵盖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社保补贴等多个方面,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积极提供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开展职业培训等精准、具体的服务支持,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效,惠及广大劳动者和企业。
 
  促进就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是深化改革的必要之举。新的经济形势下,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形态正在成为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新引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深入研究提升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性,通过分析破解社会需求真实性、教育供给有效性和供需融合精准性的问题,更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要通过优化调整办学模式、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就业导向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推进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持续优化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层次类型等结构,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抓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真正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加强市场、政府和学校协同联动,强化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顺畅,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释放整体改革效能,最终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
 
  作者:吴泽强 郑州商学院校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