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何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大众日报 / 2024-06-06 16:58:28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山东制造业基础雄厚,传统产业占比高,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不能过早“去制造业化”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不仅是制造业的支柱,更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制造业是传统产业的躯干,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经济增长依赖于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过早“去制造业化”意味着过早“去工业化”。大量经济学文献已从理论、实证等方面阐明过早“去制造业化”对经济带来的危害。制造业比重快速下降是一种“早熟”的表现,会显著缩短资源再配置的链条,一定程度上削弱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从而延缓与发达经济体的接轨步伐。
有研究发现,大多数顺利完成工业化的发达经济体,制造业雇用的人员数量占劳动力总量的30%-40%,过早“去制造业化”会导致很多国家人均收入水平长期处于低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纵观世界制造业发展史,制造业强国都是抓住中高端制造业这个“牛鼻子”,遵循制造业占比回落规律,实现了制造业比重稳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实现长期高速增长,得益于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比重提升,制造业比重快速下降会削弱经济增长的潜在动能。从国外看,发达国家强调“再工业化”,呼吁制造业回归母国或同盟国,是对以往“去制造业化”的调整。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导致中高端制造业的衰落或缺失,掉入中高端制造业陷阱,带来严重经济衰退,并加大贫富差距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为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速和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我们要遵循世界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维持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对于传统制造业占实体经济半壁江山的山东而言,更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不能对发展自我设限。
山东制造业基础稳潜力大
山东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55种产品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居全国第3位。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培育行动,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2023年,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200强入围企业中,浙江29家、广东22家、江苏20家,山东30家,位居第一。2024年,从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看,广东为6.0%、江苏为7.3%、山东高达9.1%。制造业在山东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压舱石”作用凸显。如果传统产业简单退出,会带来产业“空心化”风险,出现“笼子空了,鸟却没来”的局面,动摇战略性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作为经济强省代表的苏浙粤,在制造业市场化、投资结构效能、“两化”融合程度等方面优势突出,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市场化动力仍需加码。与苏浙粤相比,山东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产业发展市场化筛选、平台建设市场化成熟度等方面均有一定差距。从民营经济活力看,2024年一季度,广东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进出口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2.9%;而山东省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5790.6亿元,增长8.9%。从平台载体看,浙江义乌、温州商贸实现全产业链发展,而我省部分商城仅是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功能相对单一。从产业链条看,在2024年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榜单中,江苏17个入榜,浙江16个入榜,广东12个入榜,三省占比高达45%,而我省仅有6个入榜。投资结构与效能有待优化。制造业投资结构在短期内可以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增长,从长期看将为放大乘数效应、提升经济增量、优化供给结构提供更强动力。从投资活力看,近5年苏浙粤民间投资增速分别比山东高3.4、7.1、1.7个百分点。从投资产出效率看,近5年苏浙粤平均投资产出效率分别比山东高0.1、0.8、0.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苏浙粤鲁四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江苏为7.6%,浙江为6.0%,广东为4.4%,山东为7.1%。据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显示,江苏有13个入围,浙江有8个,广东有10个,山东有13个。另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浙江为100个,江苏为82个,山东为64个,广东为46个。因此,总体而言,从不同维度观测制造业区域竞争态势,我省制造业正面临“标兵越走越快,追兵越赶越近”和“不进则大退,慢进则小退”的严峻考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亟须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塑强传统产业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山东要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纵深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勇闯新路、勇挑大梁。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针对我省传统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制定转化应用目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并不都是低端产业,巩固“去产能”成果,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完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制度,避免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对传统制造业“一刀切”。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企业对基础类薄弱领域攻关突破,强化传统制造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快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建设,用先进标准体系倒逼质量提升、产品升级。
加快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迈进。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在中小企业先行先试,支持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鼓励龙头企业共享解决方案和工具包,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发展,支持重点行业建设“产业大脑”。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改造升级,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建设区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迈进。实施传统产业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落实工业领域和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增长,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积极培育绿色服务机构,强化绿色制造标杆引领,带动更多企业绿色化转型。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分类制定实施战略性资源产业发展方案,积极推广资源循环生产模式,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
推进产业互促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向融合化迈进。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推动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加快融合应用,搭建跨行业交流对接平台。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新场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深化。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我省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差异化布局生产力,培育一批主导产业鲜明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者:卓成霞 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