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详情

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 / 2024-05-28 10:53:38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和提供遵循。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释放制度红利和拓展发展空间。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一方面,我国仍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和亟待完善的体制机制问题,长期形成的经济增长动力还不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人口结构的转折性变化相叠加,给我国经济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带来新的巨大挑战。这要求我国必须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培育适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全面深化改革,难度之大、涉及面之广、触及利益之多,前所未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现实需要出发,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打通束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此外,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必须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三个维度推进改革。一是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二是围绕影响创新动力的焦点、热点问题,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三是围绕涉及发展环境的痛点、难点问题,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在黄群慧看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抓住四个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奠定体制机制基础。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四是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形成不同所有制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局面。
 
赵振华指出,新时代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我们深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而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实践,要以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为标志。
 
王德忠表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不竭源泉,要尊重基层首创,及时概括提炼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在动态深化、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形成更好指导实践的理论和政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
 
赵振华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各项改革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
 
在王德忠看来,要聚焦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突出改革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站稳人民立场。面对人口发展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二是开展先行先试。要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民生等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改革举措惠及更广区域、更多人群。三是守牢风险底线。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敢为人先的闯劲,也要对“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引爆点做到心有防范,切实增强应急保障体系、重要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安全防控能力,为改革保驾护航。本报记者 周子勋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