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2024-03-15 11:29:09
2024年的经济增长形势研判
三、2024年的经济增长形势研判
在2000年-2008年全球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是主要的受益国。而现在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追求“小院高墙”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在这种新常态下或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从世界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同时伴随着达到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较快的下降,同时也面临着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压力,但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这个时候做出更加有智慧的选择。
2024年为了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有两大方面应该重点发力。
第一,防止经济增长率与资产负债表过度下滑和收缩。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首先,修复过程应该是出清过程的结束。由于各种原因,在政府的干预下,市场化出清目前还没有完成。新的投资者不会有愿意进入市场。比如某些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进行过度干预,限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整。投资者清楚这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未来政府干预之手撤出,而市场出清并没有结束,会大大拉长市场的调整过程。市场没有出清,意味着修复不可能真正开始。所以,资产负债表修复的第一项工作应该是有序地通过市场机制来加速资产市场的出清。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2024年经营困难和资不抵债的小型房企要加速退出市场。
第二,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增速的回升。最近因为中国房地产价格和股票市场表现相对疲弱,所以对资产负债表收缩造成的经济危害有很多讨论。以日本为例,它之所以陷入了三、四十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三十年中,他们没有找到通过创新来实现经济复苏的抓手。这三十多年里,美国、中国在互联网行业都出现了大量的世界级的新兴企业,但是日本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所以,面对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资产负债表修复是工作之一,但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即代表未来前沿方向的行业或企业出现,会对加速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或者加速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成长周期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认为2024年整个宏观经济是以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双轮驱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政府在短期要出台有力的稳定举措。同时,在长期改革方面要继续激发市场活力,激发市场对未来积极的预期和信心。
具体来看,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消费回暖发挥基础性作用,以汽车等大宗商品为例,全国大概有700万辆汽车使用年限接近15年左右,未来面临大量汽车以旧换新,为中国电动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其次,新产品供给与新消费场景也会创造新需求。第二,投资规模及带动作用增强。民间投资预期在2024年也会进入企稳回升的状态,同时预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投资进入爆发期,为中国经济复苏注入了比较强的信心。例如,最近大湾区正在实验的无人驾驶飞行汽车,预计可能在2026年拿到适航证,这代表中国在高科技和创新投资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第三,新一轮改革开放释放新的增长空间,为实现2035年目标注入长期的发展动力,这些改革包括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等等。
论坛第二单元,结合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围绕2024政府工作报告展开讨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动能,一是追赶型动能,二是以数字技术和绿色转型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动能。其中,追赶型动能是指发达经济体已经实现,我们还没有实现但是有条件、有可能做到的事情。在数字技术和绿色转型方面,中国和先行者差距并不大,在部分领域是并驾齐驱甚至是局部领先的。
未来挖掘增长动能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刺激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一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生存性消费需求,二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发展性消费。生存性消费基本是以个体消费为主,而发展性消费更多采用集体消费或公共服务的方式。接下来,在需求侧方面应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三个平等”,即身份平等,基本公共服务获取权利平等,土地和不动产方面财产权利的平等;在供给侧方面应以更大的力度来弘扬企业家精神。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讨论了对外开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推动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非常重要。从宏观上来看,我们过去存在失衡的问题,即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产能过剩,这是目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关于如何更好地结合对外开放和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以下三点政策建议:1)主动积极地利用多边框架,而不是单边对美国、对欧洲、对个别国家,维护一个开放的、公平的、透明的国际贸易体系;2)逐步克服宏观失衡的问题,即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3)支持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自力更生地发展一些新兴产业,消除当下卡脖子问题,同时积极利用产业政策实施创新,具体包括:第一,在支持创新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前端,而不是在生产消费端;第二,产业政策不要限制竞争,而要支持创新;第三,产业政策要有退出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认为,长期来看,要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生产主体端发力。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房地产整体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不仅体现在居民住宅,也体现在商业设施、商业厂房、开发区建设等领域出现了大量的过剩空置。所以,房地产行业要坚决出清,通过出清来扭转房地产价格的下行趋势,达到止跌回升的目的。
短期来看,要着力扩大需求,核心是扩大最终居民消费,而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收入。除了个人收入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有所作为,发放消费券是一个重要举措。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黄海洲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得出重要结论:宏观经济政策固然是有效的,但如果宏观问题主要是结构问题时,改革也非常重要。从总体来看,2024年全球经济大概率不会出现明显衰退,但增长速度可能有一定放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关注技术革命特别是AI对经济的影响,因为AI应用场景非常多,在生产环节、消费环节、投资环节都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也十分显著。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