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宏观经济指标?最新解读来了
央广网 / 2024-03-13 16:47:28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 冯方)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要点?经济工作有哪些新提法和重点任务?央广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经济金融领域专家进行解读。
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合理增速 更注重结构优化、产业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针对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这一目标制定符合市场预期,5%左右是当前经济的合理增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既与‘十四五规划’ 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一致,又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的需要,也内含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态度。”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一方面,5%左右的GDP增速,从中长期看,符合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也需要经济实现5%左右的增速。从此前市场对于“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的预期来看,制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也是可行的,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可以在不刺激通胀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稳健增长。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5%左右是目前GDP的合理增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国目前没必要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更重要的是要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通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对此,曾刚表示:“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经济结构变化、产业体系升级,通过弥补薄弱环节实现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内在质量优化,这些也需要相应的财政政策安排,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释放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
在财政政策方面,受访专家认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基调与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了一致,同时相对于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和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较好地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800亿元。同时,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指出:“‘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尤其值得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通常指财政部发行的期限大于10年(最长可达30年或50年)、具有特殊目的及用途、不计入赤字的国债。去年末,中央财政推出了万亿元国债,并在今年初全部发行完毕,其政策效果将主要在今年得到释放。这不仅是财政政策资源投入带来的扩张,同时也从中央财政的角度释放了积极信号,表达了政府在今年要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和目标。此次中央在去年发行1万亿元国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扩张力度,将显著提振市场信心。”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如果发行,可与预算外‘准财政’协同发力,共同支撑2024年财政稳增长。2023年12月PSL(抵押补充贷款)余额新增3500亿元,或许意味着在PSL支持下预算外‘准财政’已然发力。与期限不宜超过5年的PSL相比,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势在于期限更长,如果发行有助于更好支持大型基建项目及国家长期战略规划落地。”
明明指出:“整体来看,今年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规模较去年进一步增加,配合特别国债发行,有助于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推动经济复苏和市场信心。特别是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于重大项目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去年发行的特别国债,大部分也将在今年使用,所以实际的财政力度会更大,对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更强调有效性 金融“五篇大文章”等是主要支持方向
货币政策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和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相比,更加强调“有效”。
曾刚认为:“上述货币政策基调特别体现了今年货币政策对有效性的关注,意味着要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能一味地关注信贷投放规模,更要关注资金是否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去年我国信贷规模增速并不低,但是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剪刀差表明,资金存在一定的空转,有必要从政策引导层面和金融机构自身层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减少资金空转。”
明明表示,关于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强调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同时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要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将有助于推动今年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持续复苏。信贷方面,金融“五篇大文章”是主要方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可能进一步出台,以支持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是货币政策的两个发力点,盘活存量也有助于提高信贷增量的效率。同时,新增的关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提法,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温彬指出,在“精准”的方向下,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问题,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着力加强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三大工程”等领域的支持,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变,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积极配合房地产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化债,坚持“有立有破”。
“另外,为使政策效果更为‘有效’,一方面,政策或将积极盘活被低效、无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实现信贷结构‘有增有减’、融资结构‘有升有降’,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预计政策将继续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区域、房地产、就业、消费、改革开放等政策的多维度协同,为财政加力、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加快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发挥政策合力,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消费驱动战略,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推动供需匹配,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温彬说道。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