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4-02-27 10:24:11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甚至会经历必要的阵痛,但中国经济发展有底气、有优势、更有机遇,其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第一,经济发展的基本盘稳固,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积累起庞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巨大,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比如,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每年按10%更新计算,市场规模就超过3000万辆。从住房需求来看,尽管居民住房“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尚未完全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美国、日本、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已完成城市化,但其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比仍在30%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25%左右。从科技创新来看,尽管一些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遏制围堵力度,推动“脱钩”“断链”,但难以阻挡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事实上,从历史经验来看,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一些国家对我国科技企业的打压,反而会加速我国自主创新步伐。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为3.08万亿元,同比增加10.1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经济等新赛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第二,人力资源、资本形成、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综合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尽管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但要看到,相较于人口规模,影响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人口素质。2023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有8.65亿人,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人。从投资看,2023年我国储蓄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投资潜力较大。此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和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网络,综合交通网、发电装机、电网、5G网络等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同时建成了规模庞大、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体系。根据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的测算,在基准情形下,“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4.5%左右,“十六五”时期为4.0%左右;在乐观情形下,“十五五”“十六五”时期分别可达4.8%和4.3%,能够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广阔。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带来新机遇。当前,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突破发展时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纵深推进,为我国发挥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总有一些国家抓住机遇,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需求结构升级带来新机遇。“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历史性迈进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群体预计超过5亿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养老等服务业将较快发展。三是城市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距发达国家水平还相差10多个百分点。同时,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潜力较大,2023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7.7%,还有近3亿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未实现市民化。据经合组织相关研究,若这部分人拥有城市户籍并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际消费水平将提高30%左右。此外,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绿色低碳转型等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当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但这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成长的“烦恼”,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没有改变。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中成长、在砥砺中前行,风高浪急的外部压力,必将激发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劲动能。只要我们发挥自身优势,正视困难问题,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必将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中华民族必将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作者:王昌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