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2024年首次降准重磅落地 降准对市场有何影响?专家解读! 详情

2024年首次降准重磅落地 降准对市场有何影响?专家解读!

蓝鲸财经 / 2024-01-24 17:53:23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外,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对降准已有预期,但此次力度略超预期。此次央行降准,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助于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与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国内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预计后续央行仍可能适度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
 
为何降准?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蓝鲸财经记者指出,央行选择在该时点降准,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释放积极稳增长信号。此次央行调降50BP,幅度超预期,释放显示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加大,释放央行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决心。年初央行降准释放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提振市场信心,助力经济加快恢复。
 
二是,助力金融机构宽信用。新年伊始,央行通过降准,释放长期限、低成本、稳定流动性,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稳定银行金融机构整体负债成本,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
 
三是,稳定资金面。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多种工具配合,平抑短期资金面波动,畅通政策传导;同时更好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
 
降准对市场有何影响?
 
此次降准或对股市、债市、房地产等产生相应影响。
 
“此次央行降准,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助于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与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国内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预计后续央行仍可能适度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国内股市估值整体低洼,加之国内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均有助于后续股市估值修复。”周茂华表示。
 
博时基金亦指出,考虑到当前经济和企业盈利的情况,近期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有较强的期待。这次降准有利于稳定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时,有利于资本市场的企稳。
 
在债市方面,周茂华指出,后续仍可能出台经济支持政策。一方面原因在于,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利率中枢有望适度下移,发达经济体利率逐步转向降息周期等;另一方面,市场对经济加快恢复信心增强,信用环境逐步改善等,整体对债市构成利好。
 
在房地产方面,周茂华分析称,“此次降准有助于改善经济与房地产复苏预期。一方面,降准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信贷环境;另一方面,央行加码稳增长政策力度,改善经济复苏预期,叠加之前出台稳楼市政策效果逐步释放,利好房地产信心修复。”
 
2024年仍有降息空间
 
降准落地后,接下来是否还会降息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1月15日,央行超额续作9950亿元MLF,利率维持2.5%不变;随后1月LPR报价继续“按兵不动”,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落空。
 
业内人士认为,后续政策利率仍有下调可能,或带动LPR适度下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日前表示,当前政策利率下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高,但从央行表态、政策环境和实际需求等方面来看,后续(3-4月)或仍存降息可能,并有望引导LPR适度下行,进而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激活生产消费信贷需求,稳固经济运行。
 
温彬补充道,考虑到当前在信贷投放过程中,出现部分贷款利率过度降低、存贷款利率“倒挂”,进而形成资金空转现象,扰乱了存贷款利率改革成效。为此,央行提出要“维护好存贷款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结合央行前期提出的维持银行息差和利润在合理水平,也意味着监管层面不希望出现过低的贷款利率,从而为银行留存实力应对化债,保持稳健可持续经营,并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后续,LPR和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有望收窄。”温彬指出,同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央行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优化资金供给”“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意味着在降息和LPR下调等举措之外,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周茂华亦认为,降息与结构性工具仍在工具箱。一方面,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仍是经济复苏主要矛盾,国内货币政策方面,将进一步降低消费和投资成本,提振微观主体活力。
 
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银行整体部门净息差承压,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以及此前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幅度有限等,预计后续央行仍通过降息引导市场利率中枢适度下移,发挥结构性工具定向直达、低成本优势,挖掘利率市场化改革红利,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步下行。预计2024年LPR利率仍存在一定幅度下调。
 
来源:蓝鲸财经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