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对资本市场作最新部署 政策加码平抑市场波动引长期资金入市正当其时
央广资本眼 / 2024-01-23 18:19:40
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
这是新一届政府首次专门听取关于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的汇报,同时也是国常会半年来第二次提及资本市场。
会议从四方面作出明确部署。分别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国常会聚焦资本市场作出的最新部署,市场人士纷纷表示,国常会针对中短期A股市场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反映了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政策力度加码的窗口已经打开,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正当其时。尤其是提及投融两端兼顾平衡的问题,在市场出现资金负向螺旋、情绪悲观的时刻,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国常会半年来二提资本市场
受多重因素影响,近期二级市场震荡运行国常会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自去年7月31日来,国常会再次提及资本市场。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自7月定调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一揽子政策高频陆续出台。这些政策对于当时活跃市场、稳定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策略联席首席分析师郑恺表示。
具体来看,一是交易端聚焦降低场交易摩擦成本,比如印花税减半、限制战投配售出借、减持新规;二是融资端聚焦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比如IPO及再融资放缓、鼓励分红回购机制优化;三是投资端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比如公募自购和养老金等。
郑恺指出,2024年开年至今,市场再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弱势震荡,尤其是在政策预期不平稳的阶段、市场的下跌会触发资金面的负向螺旋,从而引发市场更大幅度的波动。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平稳运行态势,也蕴含了高波动且偏向悲观的资金面预期。
“此时国常会再次提及资本市场,尤其是提及投融两端兼顾平衡的问题,在市场出现资金负向螺旋、情绪悲观的时刻,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提振投资者信心。”郑恺如是认为。
“同全球市场比较,中资股当前估值处在相对低估的位置,但交易量仍然低迷,很大程度上也隐含了对于政策预期、金融市场定位预期不明朗的悲观情绪。”郑恺强调,国常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上述问题的担忧,即充分肯定了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这对于当前信心脆弱的市场环境而言是正面积极的政策信号。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傅静涛则表示,此次国常会再次提及资本市场,反映了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兜底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政策力度加码的窗口已经打开。
“对症下药”加速市场信心恢复
此次国常会就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加强监管等方面均做出了积极部署。
傅静涛指出,国常会特别强调“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打造规范透明市场环境”,未来以股东回报为标准,一批新的核心资产将有望进入投资者视野,带动市场主线明确,估值修复。
“强调公司治理、股东回报正在成为一种思潮。特别是新经济方向上,现阶段投资者格外重视融资和股东回报的平衡,这在短期体现为新经济行业风险偏好下降,估值中枢回落。”傅静涛表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的方向毫无疑问。但发挥融资功能的另一面是优化投资功能。“中特估”导向下,成熟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正在提供越来越丰厚的股东回报。
而在郑恺看来,当前的市场环境由于资金负反馈构成了市场信心不稳定,因此未来更加努力实现“投融两端兼顾平衡”,是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此时再提这一表述,也对于稳定资本市场信心有着非凡的意义。
郑恺认为,对于融资端而言,通过系列措施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合理把握融资行为并鼓励上市公司以“真金白银”回馈股东,这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最直接反馈。
郑恺指出,对于投资端来说,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建设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长期资金为国家战略产业与中国优势企业提供了融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平稳的资本市场和优质公司的健康发展也反过来为长期资金提供了投资收益回报。
“因此,本次国常会提出进一步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是推动投资端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郑恺总结道。
对此傅静涛同样指出,国常会政策布局,针对中短期A股市场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可能加速市场信心恢复。短期市场毫无疑问处于历史级别的高性价比区域。
“市场担忧2024年需求向上缺乏弹性,供给释放压力将维持高位。但这样的基本面担忧在短期调整中已充分反应。市场的长期性价比已与历史级别的低点旗鼓相当。短期超跌信号明确,市场存在内在修复诉求。”傅静涛表示。
“在长短期性价比均较高的时点,正是长期配置的绝佳时点,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正当其时。”傅静涛指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