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 详情

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

中国经济网 / 2024-01-18 14:41:57

2023年我国CPI总体平稳 PPI低位运行

 
2023年CPI总体平稳 PPI低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王有捐
 
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经济回升向好,市场需求持续改善,生产供给稳中有升,消费领域价格总体平稳,生产领域价格低位运行。
 
一、消费领域价格总体平稳
 
2023年,受国际油价下行、国内消费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各月CPI同比涨幅有所波动,全年CPI比上年上涨0.2%。
 
核心CPI运行平稳。2023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绝大多数月份同比涨幅在0.6%—0.8%之间,全年平均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50个百分点。服务消费持续恢复,带动服务价格回升,全年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0个百分点。服务中,出行类服务价格明显回升,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13.3%、9.6%、9.0%和4.2%,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年扩大0.3个百分点;家庭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7%和1.4%,涨幅有所回落。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略降,全年平均下降0.2%。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降幅较大,全年分别下降4.9%和3.0%,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家用器具、住房装潢材料和电视机价格降幅在0.5%—3.4%之间;服装和鞋类价格分别上涨1.0%和0.7%。
 
食品价格略有下降。2023年,食品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主要是猪肉和鲜菜价格较低。生猪产能充裕,猪肉价格同比自5月份起连续下降,全年平均下降13.6%,降幅比上年扩大6.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0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年上涨2.8%转为下降2.6%,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牛羊肉价格分别下降3.2%和4.0%,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薯类、鲜果、禽肉类、粮食和食用油价格涨幅在0.7%—5.5%之间,涨幅比上年均有回落,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其他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能源价格由涨转降。2023年,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能源价格由上年上涨11.2%转为下降2.6%,影响CPI下降约0.20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由上年上涨21.2%、23.1%和17.7%转为下降5.6%、6.1%和2.1%,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车用天然气和居民用煤价格分别上涨2.3%和0.2%,涨幅比上年均有回落。
 
二、生产领域价格低位运行
 
2023年,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同比下降,下半年降幅收窄,全年PPI比上年下降3.0%。
 
国际市场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下行。受国际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的6个行业合计下拉PPI约1.51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五成多。其中,国际输入性因素带动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全年降幅在8.3%—10.2%之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0%;受外贸市场形势影响,部分出口占比较多的工业产品价格承压,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全年降幅分别为3.2%、1.7%。
 
供给充足和需求不足影响部分行业价格下行。2023年,煤炭产量较快增长、进口大幅增加,市场供给充足,价格高位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1.9%。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等因素影响,钢材、水泥等工业品有效需求不足,产能相对过剩,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价格分别下降9.6%、16.2%;进入11、12月份,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发力,钢材、水泥价格环比均连续2个月上涨。汽车等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全年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2%。
 
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促消费政策对PPI走势产生了拉升作用。2023年,部分高技术产品价格上涨,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4.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价格上涨1.6%,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2%。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逐步显效,一些消费品制造业价格上涨,其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家具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4.8%、0.8%、0.6%。
 
作者:王有捐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