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经济日报 / 2024-01-15 11:26:38
商务部余本林: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我国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一,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初见成效。
2023年,商务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取得新进展。我国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规则,积极推动加入两个协定进程。加入DEPA工作组成立后,举行各层级磋商10余轮,完成所有条款的初步讨论。同时,商务部协同相关部门,主动对照CPTPP和DEPA有关规则,推进知识产权、数据流动、商用密码等相关领域改革,积极开展先行先试。2023年,商务部推动出台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若干措施、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总体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对外签署自贸协定量质同步提升。2023年我国在商签新协定上取得“3+1”丰硕成果,签署与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等3个自贸协定和与新加坡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与洪都拉斯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并实质性完成早期收获谈判,正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以及与海合会、秘鲁、新西兰、韩国等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同时,协定开放水平较过去也有新的提升。中尼、中新自贸协定中均以负面清单模式作出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承诺,标志着我国自贸谈判进入高标准负面清单时代,有利于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扩大服务投资开放水平。
自贸协定实施和宣介成效显著。我国会同自贸伙伴审议各协定实施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共同高质量实施,并支持地方结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因地制宜出台针对性的对接落实举措。同时,举办系列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更好利用优惠政策。以RCEP为例,2023年聚焦石化、汽车、纺织、机电等行业以及针对中小企业共举办5场稳链固链系列专题培训,协定2022年生效以来参训人次达130万,推动地方、行业和企业从协定实施中获得实惠。
余本林表示,2024年,商务部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三个“进一步”着手,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通过自贸协定谈判助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加大自贸协定谈判力度。将继续推动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合作进程,力争进一步扩大我国自贸伙伴“朋友圈”。力争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以及与洪都拉斯、秘鲁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启动一批与相关国家的新自贸协定谈判。继续推动与海合会、挪威、新西兰、韩国、瑞士、孟加拉国等自贸合作。我们将以此为目标,不断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添砖加瓦。
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开放水平。将以自贸协定谈判为抓手,提升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比例,并着力以负面清单方式全面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扩大开放,积极纳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标准认证、政府采购等高水平经贸规则。比如,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提升电信、医疗、旅游、法律等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建筑工程等领域标准“走出去”,与自贸伙伴积极拓展在电子单证、跨境电商、数据治理领域的合作等。同时,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主动对照相关规则,继续做好自主开放,协同开展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开放水平提供支撑。
进一步提高自贸协定的利用率。将继续高质量实施现有自贸协定,解决企业面临困难,通过宣介培训帮助企业更好享惠,进一步促进商品、服务、投资在自贸区内自由便利流动,推动我国与自贸伙伴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据统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推动2022年中国对该协定成员国的中间品出口同比增长11.5%,中国成为区域内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国。汽车、石化、纺织、电子等行业的原材料贸易更多在区域内聚集,我国与RCEP成员国的产供链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同时,自贸协定实施降低了关税,便利了贸易。东盟国家的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智利、秘鲁的车厘子、蓝莓、葡萄酒,新西兰的乳制品、牛羊肉等优质产品,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本报记者 冯其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