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深化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认识 详情

深化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认识

经济日报 / 2024-01-09 12:29: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出部署,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较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围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采取务实举措,进一步深化对推动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存难题。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对投资具有牵引作用。消费直接反映市场预期,消费需求的扩大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采购的意愿,稳定的消费预期能够有效促进扩大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产品和服务要直接面对消费市场的检验,那些得到消费者认可、当前销路好、未来有前景的产品和服务,蕴含着较大商业利润,从而能够有效促进相关领域投资持续扩大。可以说,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消费也关系着经济总量、经济增速以及经济创新。例如,人们对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消费热情,会促进相关的芯片供给,加强对实现芯片相关设备、材料和零部件自给自足的需求。正是在强大国内市场的支撑下,大量中间品生产商和供应商能够持续获得订单,激发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消费对投资的促进作用,还集中体现在新消费场景和新业态新领域。一般来说,一种新的消费场景出现后,往往会在短时期内带来超额利润。在开始阶段,相关投资不足,较高的利润引导投资者不断扩大投资,这一领域也就成为投资的重要增长点。例如,近年来网络零售市场稳步增长,丰富了居民的消费选择,也助推了投资恢复。2023年1至11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5%。这一趋势同样推动跨境电商、丝路电商、直播电商等领域相关投资并购活动日益活跃,使这些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特别是数字消费可在供需分散的领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互动配对关系,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这一领域投资的扩大能有力推动其快速发展。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中大国,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反过来看,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也可以影响带动消费发展。紧扣需求变化,顺应升级趋势,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和供给结构,才能更好满足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开拓市场。一方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日益丰富的消费场景,需要规模较大的长期投资。例如,近年来文化旅游行业在文化价值挖掘、民宿质量提升、平台预约预订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投资,很好地促进了文旅市场的回暖。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供给能有力促进需求释放。例如,企业对品牌建设的投资会不断释放人民群众的潜在需求,从而获得持久稳定的回报。此外,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就业扩大和收入增长也与投资增长息息相关。高质量产品的投资活动,会增加高水平就业,为劳动者带来更高收入,进而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还要看到,公共服务投资可以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投资的增加,可以有效扩大人们在一般消费品上的支出,可以带动汽车等大件消费品和高品质消费品方面的消费,从而同步提高消费和投资水平。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服务的边界也将发生变化,小区物业、家政服务等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环节可由企业承担,实现企业扩大相应投资、居民提升消费水平的双赢局面。通过降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相关投资,也可以有效提高乡村、园区以及街道社区等的电子政务水平,弥合数字鸿沟,并引导企业推出更多普惠服务。
 
总体来看,消费可以带来利润促进长期投资,投资可以改善消费质量并进一步推动消费潜力释放,从而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有效扩大内需。当然,实现这一循环的良性运转,需要消费和投资两端发力。一方面,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促消费提供了基础,要进一步培育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重点促进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打通消费品、中间品和设备设施投资链。另一方面,要改善投资结构,提高高质量产品的供给数量,重点扩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绿色化转型投资、公共服务投资。为企业投资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降低部分行业的投资门槛,提升消费者和企业家预期。同时,还要扩大居民就业,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作者:闫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