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业经济形势展望:工业增速有望恢复至4.5%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4-01-05 15:58:26
2024工业经济形势展望:工业增速有望恢复至4.5% 需重点解决产能过剩、账款拖欠问题
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预计2023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以上,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近日,赛迪研究院举办2024年工业经济形势研讨会,预计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延续稳步增长态势,全年增长4.5%左右;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在市场回暖、价格回升的支撑下逐步改善;工业投资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增长8.5%左右。
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多位相关负责人密集发声,回应市场关切。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工信部在2024年将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推动产业创新、不断扩大需求、坚持助企纾困,稳住工业基本盘,培育新兴增长点,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支持工业大省继续“挑大梁”,切实稳住重点行业、地区。持续开展降本减负,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警惕新兴产业出现“过剩产能”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会议还指出当前“部分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各地都争抢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大量资本进入新兴领域,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和支撑性不足。有不少地方反映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出现产能过剩苗头,价格大幅下滑,企业增产不增值,部分项目投产后的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以光伏为例,2022年产能过剩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但是2023年光伏行业扩产的势头仍然有增无减。除了主要光伏企业在扩产,跨界企业也在涌入。随着新扩产产能的释放,2023年的供需形势相对2022年出现反转,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行。2023年底,市场已经出现了不到1元/W的中标组件价格,相较2022年的最高点下滑幅度超过100%。
业内不少企业公开表示,产能过剩带来的“内卷”,影响了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工信部此前召开了光伏产业链座谈会,工信部有关负责人随后公开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近期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也明确,将加强光伏行业规范引导和质量监管。
赛迪研究院光伏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预测,新增先进产能和老产能的共存必然带来价格战,预计光伏产品价格将维持低位运行,与此同时落后产能和竞争力不足的产能将快速出清,将有更多扩产计划被取消。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底,北京、江苏、浙江、江西已经发布了省级的未来产业文件,其他省份围绕量子信息、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等重点细分未来产业出台了多个专项方案。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指出,未来应当强化部省联动,加强国家层面政策文件与地方政策文件的联动,构建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政策支撑体系,指导地方前瞻性开展未来产业规划布局。围绕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等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大、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前沿科技领域,适时出台专项产业发展规划、专项政策和技术路线图,明确重点发展细分领域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标志性产品,更好推动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关兵建议,各地应当顺应技术趋势和产业规律,积极布局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但同时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坚持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稳住传统行业仍是2024年重点
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同时,传统产业仍是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工信部数据显示,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近80%,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
关兵表示,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但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市场需求不足、转型成本高企等多重影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明显减弱。
2023年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面临较大挑战,需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转型升级。
另外,由于房地产持续不振,冶金、建材、工程机械、家电家具等相关行业恢复受到严重影响。其中,水泥、平板玻璃已经出现持续的产量下滑,钢铁行业受到成本与需求的双向挤压,行业整体陷入亏损。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提出,将严控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新增产能。
根据《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关兵建议,接下来应当继续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特别是针对精细化工、高端纺织面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领域,可阶段性大幅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加大力度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鼓励地方政府设立技改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投资的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力度,研究扩大企业所得税专用设备抵扣范围,建议由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扩展到智能专用设备,并适当上调抵扣比例。
工业企业利润将实现恢复性增长
2023年企业经营利润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2.8亿元,同比下降4.4%。
据赛迪研究院调研,多地反映近两年企业用能成本大幅上涨,其中,综合电价年均上涨7%—10%,天然气价格年均上涨10%—20%。另外,招工成本、安全生产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绿色低碳改造成本等也都明显增加。受经济下行影响,多个中小企业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和外欠账款增多,上下游企业间相互欠款形成“三角债”,加剧资金紧张。
“2024年的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在市场回暖、价格回升的支撑下逐步改善,但主要是恢复性增长。”关兵表示,目前需要真正落实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加快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奖补资金“一键直达”,充分释放政策效用。同时,切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明确拖欠企业账款的主体以及还款规模、方式、节奏,并约定时间节点;优先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整体欠款过高行业的拖欠账款问题,优化各类再贷款的白名单制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权、订单、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服务;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贴息贷款等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3年工业企业的利润表现相对低迷,但工业投资却实现了超预期增长。2023年1—11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分别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高6.1、3.2个百分点,带动作用显著。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程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新动能增长引擎作用显著,数字经济领域和绿色化改造领域有望成为工业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在东部地区持续发挥工业投资压舱石作用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也有望因承接产业转移而实现快速增长,但目前大宗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经营效益改善受制约,也会对企业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投资意愿造成影响。
程楠建议,接下来应当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投资预期。比如,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制造业技术改造重大项目,安排一批面向产业链的垂直改造项目,统筹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改造需求,形成一体化技改项目实施方案,按对应投资主体的投资额分别予以支持。此外,还要挖掘市场需求,强化大宗商品调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企业资金保障和投资意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