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面临多重增长挑战 2024年全球经济怎么办? 详情

面临多重增长挑战 2024年全球经济怎么办?

中国报道 / 2023-10-27 14:29:18
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度下调全球经济预期的动作引发关注。
 
在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在今明两年将持续放缓,其中2023年经济增速预计为3.0%,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为2.9%,比7月份的预测值下调0.1%。
 
“此次IMF对全球经济增速的下调是意料之中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采访中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整体疲弱,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和放缓。全球整体的复苏进程呈现南升北降、东升西降的态势,且不平衡、不充分和不稳定的特性逐渐凸显,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
 
高通胀仍是主要风险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IMF多次对全球经济预期进行调整。4月,IMF根据多国利率水平的迅速上升给出2023年经济预期为2.8%的预判值,这比今年1月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7月,注意到全球经济短期韧性的IMF将这一预期又上调至3.0%。
 
而此轮IMF则是下调了2024年的经济预期。从IMF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值来看,无论是2022年的3.5%、2023年的3.0%,还是2024年2.9%,都远低于2000年至2019年3.8%的预测平均值。
 
其中,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更为明显。从《报告》的数据来看,发达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从2022年的2.6%降至1.5%,2024年增幅将放缓至1.4%。《报告》认为,俄乌冲突扰乱了能源和粮食市场,并且为了应对处于数十年来高位水平的通胀,各国前所未有地收紧了货币政策。
 
在刘英看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所面临的高债务、高利率、高通胀、高风险、低增长走势问题正是由其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的。她向记者分析指出,近年来,发达经济体针对高通胀推行加息举措,导致高利率,且进一步推升了高债务和高风险。自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共进行了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25个基点。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美国接连出现多家中小银行倒闭的情况,美债也快速攀升至超过33万亿美元的规模,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近一年低于50荣枯线。刘英介绍,不仅是美国,随着高通胀的持续,欧元基准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均调至4%以上,达到1999年欧元创立以来的新高。欧元区制造业PMI低于50荣枯线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一年。“负面影响直接体现在了发达经济体的消费与投资,进一步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刘英说。
 
在多项全球经济预期的分析中,居高不下的通胀率被列为全球经济重要抑制因素。IMF的《报告》也指出,全球通胀率将稳步下降,但仍预计多数经济体的通胀要到2025年才能回到目标水平。根据IMF的预测,今年全球通胀水平只能回落到6.9%。发达经济体面临着高通胀和低增长的窘境,这会进一步抑制经济的复苏。
 
“IMF对美欧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期,与去年相比几乎是腰斩的,考虑到高通胀的持续,明年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刘英说。
 
区域分化加剧
 
尽管现阶段全球经济在逐步走向复苏,但需要关注的是,在此过程中,经济碎片化趋势明显,区域间的分化在经济复苏过程中逐步扩大。
 
IMF也在《报告》中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作了不算乐观的描述。IMF认为,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并展现出韧性,但增速持续下降,各国分化趋势加剧,经济增长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同时,全球经济正出现重要的分化,一些地区的经济活动远远低于疫情前的预测。
许多国家债务水平高企,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可用财政资源之间的不匹配日益加剧。刘英以2022年斯里兰卡政府的破产为例指出,高债务会让许多国家在危机面前变得更为脆弱,财政风险升高。IMF在《报告》中对此作了总结,称财政空间缩小已经成为不少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IMF在建议中称,多国已接近其紧缩周期的峰值,不需要进一步收紧。要提高长期经济增速,需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特别是侧重于治理、企业监管和对外部门的改革。“多边合作有助于确保所有国家取得更好的增长成果,各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割裂,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确定性。”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尔·古兰沙说。
 
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多重因素中,持续未能降温的地缘政治冲突被认为是当下困扰全球经济前景的重点因素。IMF在《报告》中给出警示,称由地缘政治紧张因素引发的全球经济碎片化正在加剧,不仅会给全球贸易带来更多限制,阻碍跨境资本和技术流动,还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妨碍在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领域的全球多边合作。
 
例如,对于近期升级的巴以冲突,市场担心这次冲突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将全球陷入第三次通胀潮的危局中。记者梳理发现,从10月7日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国际能源市场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以10月9日当天的数据为例,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合约价格上涨一度超过5%,布伦特原油合约价格上涨超过4%,欧洲基准天然气合约上涨超过12%。
 
对于巴以冲突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并不需要过分忧虑。他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尽管此前历次中东战争都因外部力量的介入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但此次冲突双方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并非是石油的主要生产国,对全球石油供求关系的影响有限。从整体而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限。
 
相对于局部冲突,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复苏。刘英认为,全球经济要走出当前的困局,需要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比如,加强多边合作,构筑健康的产业链供应链,各国应积极推行经济全球化,限制地缘经济碎片化。
 
中国经济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报告》可以看出,在这轮评估中,亚洲的新兴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报告》预测,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迎来稳定增长,经济增速有望在今年升至5.2%。
 
刘英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潜力是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她向《中国报道》记者指出,对比美欧的高通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的通胀都是可控的,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充足,这就会让不少国家有丰富的政策工具箱以应对随时出现的危机。
 
除此之外,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刘英表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这期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相关国家之间的交通互联互通有所加强,再叠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各国之间的软联通也进一步加强,贸易更为便利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空间。”刘英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IMF特别关注到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报告》认为,就中国经济前景方面,中国的房地产风险可能会加剧,带来复杂的政策挑战。如果中国房地产价格下跌速度过快,银行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将恶化,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金融放大效应。
 
《报告》指出,人为支撑房地产价格可能会暂时保护资产负债表,但这将挤出其他投资机会,减少建筑行业的新增活动,并因土地出让金减少而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带来不利影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中国经济都必须摆脱依靠信贷驱动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模式。
 
徐洪才也谈及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未来房地产行业不会每年都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他表示,当前每年土地出让金减少几万亿,房地产投资、房企收入都在大幅降低,很难通过政策刺激恢复到从前的增长水平。
 
10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成绩单”。经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这说明了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处于平稳回升的良好态势。但这其中,诸多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刘英告诉记者,受到全球经济波动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复苏不算充分,GDP的潜在增速是否达到理想效果还需要持续关注。
 
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也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会上表示,中国贡献全球增长量的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政策传导至市场需要时间,有一定的滞后性。”刘英告诉记者,等到今年下半年我国推行的系列政策组合拳完全落实后,中国的经济会有一个较为强劲的反弹。“放眼全球,中国经济依然处于前列,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这一角色定位并没有改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