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趋向与新路径 详情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趋向与新路径

人民论坛网 / 2023-08-29 17:20:3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因此,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指向。
 
实体经济发挥着财富增加效应、发展带动效应、韧性增强效应、风险化解效应、共同富裕效应、价值观引导效应等重要功能。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是社会财富形成与积累的核心内容,以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增加的直接承担者。实体经济涉及部门与区域广泛,投入与产出复杂,对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区域协调、对外贸易、城市化发展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带动效应。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应对重大外部冲击与国际竞争挑战,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实体经济是增强经济韧性的根本依靠。虚拟经济及其可能造成的“泡沫经济”是经济社会重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作为价值创造部门的实体经济则天然地不具有生成重大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属性,同时为化解重大系统性风险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实体经济涉及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众多部门,就业创造效应显著,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初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机制。价值创造是实体经济的本质,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倡导劳动光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社会价值观引导的重大作用。因此,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向。
 
在明确实体经济发展核心任务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回答如何有效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就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对于这一命题的回应,要求探求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是什么,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指向是什么,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新路径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本质即从根本上回答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有效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实际上,在理论研究中,对于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的涵义,已有文献存在着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根据经济活动的产出是否是实物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即“实物观”。这种观点认为实体经济是满足生活消费、社会生产公共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销售、消费等活动。第二种观点是根据经济活动是否存在生产性劳动价值创造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即“价值观”。这种观点认为实体经济是具有生产性劳动、包含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相应地,虚拟经济不具有生产性劳动,只参与对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分配,是不包含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第三种观点是根据增值活动的交易媒介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即“媒介观”。有学者认为虚拟资本是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各种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即依托金融平台的G-G^'活动。为了克服这一观点依托金融平台的局限,有学者将虚拟经济扩展到包括以抵押资产为中介的增值活动,如借贷资本、生息资本活动等,即“以钱生钱”;以某种价值符号为中介的增值活动,如股票、外汇、商品等的期货交易,即衍生金融交易;以资产交易为中介的增值活动,如资产证券化、以获取价差为目的的房地产、艺术品等的交易,即投资或投机等三类方式在内的以资产、价值符号为中介的增值性活动。相应地,实体经济就是以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生产能力投资等循环为中介的增值性活动,即G-w^'-G^'活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在于价值增值的交易媒介是否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交换与服务。在统计分析方面,基于产业数据的获得性,对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部分划分的观点较为一致,即将金融与房地产两个部门划分为虚拟经济,除此之外的所有部门都属于实体经济。
 
基于已有文献的观点,在理论涵义方面,本文从六个方面定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一是实体经济的产出是产品与服务,而虚拟经济没有实际产品与服务的产出;二是实体经济的产出能够满足生活消费、社会生产、公共需要,进而以此获得价值增值,而虚拟经济不存在满足生活消费、社会生产、公共需要的产出;三是实体经济存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实际经济过程,而虚拟经济不存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实际经济过程;四是实体经济包含生产性劳动,而虚拟经济不包含生产性劳动;五是实体经济包含价值创造过程,是价值创造部门,而虚拟经济不包含价值创造过程,只是参与对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分配;六是实体经济交易媒介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交换与服务,而虚拟经济的交易媒介是资产、价值符号。综上,本文对于实体经济的界定是:存在能够满足生活消费、社会生产、公共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产出,存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实际经济过程,包含生产性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以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交换与服务为交易媒介的经济活动与部门。相应地,虚拟经济是不存在满足生活消费、社会生产、公共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产出,不存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实际经济过程,不包含生产性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只是参与对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分配,以资产、价值符号为交易媒介的经济活动与部门。
 
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指向
 
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当前战略环境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国内发展阶段转变。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后,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现代化“六阶段”——关于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向成熟推进、大众化高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的划分,新阶段意味着中国社会实现了起飞、完成了向成熟推进,开始从大众高消费转向对生活质量追求的现代化阶段,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发展阶段决定了今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要转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方向。二是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革命不断深化。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产业革命不断深化。网络互联的移动化、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高速化、智能化,正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代际跃升。三是全球生产体系深度重组持续推进,全球生产体系的区域化、近岸化、在岸化的特征更趋明显。四是大国博弈的方向性转变。经济领域的大国竞争涵盖了贸易、生产、市场、技术、资本、人才等全方位、全领域,涉及从宏观贸易限制到微观对关键企业限制的各个方面。因此,内部需求升级、产业革命深化、外部不确定性增强是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条件。
 
实体经济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具有新的指向,这是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表现的事实导向,以及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条件导向这三重导向所决定的。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指向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实体经济发展从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好实体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要求相比,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反映出既有的数量增长方式难以推动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发展要从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即从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禀赋等传统要素的规模投入驱动数量增长转向主要依靠创新投入等新型要素驱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实体经济部门的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即在传统实体经济部门增长缓慢的趋势下,培育与引导新兴实体经济部门的快速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基础上传统实体经济部门以效率提升、效益增加、核心竞争力升级等为内容的传统产业升级。三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是满足社会需求升级的趋势性要求,也是制造业部门持续升级的长期保障,要以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先进物流业、个性化生活服务业等为方向推动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发展。四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数字化推动基础上的数字化改造。包括以数字经济推动以数字产业化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等为内容的传统实体经济的企业升级与产业升级,以数据要素投入为内容的传统实体经济投入产出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运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数字能源为基础的传统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等。
 
第二,在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中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高度融合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高度融合的现代经济中,无法脱离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单独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即实现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面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有效应对实体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势加剧,以及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与自我增长趋势加剧等两个核心问题。
 
第三,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谋划,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构建以国内为主的经济体系,并与外向化体系相互协调、配合,确保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出发,这是实体经济发展转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方向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第一,创新发展路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新时代新征程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因此,积极探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有效方式,建立包含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产业部门、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研发体系,针对实体经济专门技术进行针对性研发;建立高水平创新平台,以高水平创新成果带动产业技术升级;集中力量实现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的重大突破;围绕实体经济空间重构与优化创新空间,推动创新与实体经济的空间协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科学研究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采取税收政策等鼓励实体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向实体经济部门流动等。
 
第二,数字发展路径。数字经济是未来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加大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以引导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着力推进数字经济的技术突破、体系构建、场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现新突破,为数字技术在生产制造、能源转型、物流配送、医疗服务、文体教育等更广领域的场景应用提供有效支持;系统建设与升级工业互联网,继续建设物联网;设立专门体系支持传统实体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构建;积极发展数字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发挥普惠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有效作用;重构与优化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与部门布局;加快培养数字技术、数字经济领域新型人才;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治理模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应当高度警惕与有效防范数字经济的虚拟化趋势。
 
第三,协调发展路径。为了有效应对实体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势加剧,以及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与自我增长趋势加剧等两个核心问题,要做到:一是采取措施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有效提升实体经济盈利能力,提升实体经济吸纳更多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的能力。二是引导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三是采取措施防范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自我循环以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减税降费力度;构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金融新体系、新方式、新产品;以实体经济发展重点为方向,建立专项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优质资产,着力解决资产短缺问题等。
 
第四,融合发展路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指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因此,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与扩大内需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满足内需的完整的实体经济供给体系。具体内容包括:完善面向国内需求的产业链、供应链;建立面向国内功能需求、偏好习惯的产品系列、服务系列;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全面提升面向国内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标准;建立面向国内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模式;以满足国内需求为方向,优化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方式、组织模式、经营方式;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建立面向国内需求的供需精准匹配体系;完善面向国内需求升级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与升级物流配送方式等。
 
(作者:高煜 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三级教授、博导 )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