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中国发展观察 / 2023-08-16 18:25:19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练好内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的工业门类,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工业基础指数(2022)》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等十大重点工业领域产业链情况进行评价显示,2021年十大领域工业基础指数为31.68,较2020年上涨3.66,工业基础能力提升幅度为近年之最。同时,我国有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拥有世界上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建议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同时不断优化政务环境、金融环境、信用环境等,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更好地筑巢引凤。
二是充分发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端制造业具有人才密集型的特点,人才对高科技企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建议依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形成吸引科技企业、高端制造业企业等在中国投资的引力场。
三是推动短板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生产网络。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所在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构建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获得产品的定价权,才能不断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攀升。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从传统上的注重技术向科学和技术并重转变,加大基础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加大投资核心技术创新。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要建设世界级科研中心、科研平台、科研载体,增强抵御核心要素、关键技术受到突发性冲击所引发的风险的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金融与产业有机结合,建立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总体性规划,形成要素集聚机制,加速聚集创新要素,形成叠加效应。在新兴领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四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能力,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型企业雁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产业、金融、科技、城市群同步发力的“四驾马车”。加强顶层设计,补短板、建长板、强能力、成体系。产业创新往往是从中小微企业开始的,要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他们可以获得必要的生产资源。大力培育包括“独角兽”在内的各类“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形成“链主”企业引领、众多中小企业紧跟的创新型企业雁阵。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好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通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资金、物流、数据流等关键堵点。
五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积极作用。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近年来中小企业地位作用突显。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中小企业数量占所有企业的99%,创造了约60%的就业机会,并在经合组织地区贡献了50%—60%的增加值。鼓励企业家发扬“四千”精神,发挥小企业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比较优势,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要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应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变化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筛选把新兴产业培育起来。
六是坚持问题导向,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相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分布的成本因素而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因素、风险因素更为重要。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技术冷战”的持续升温,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我国部分矿产资源面临着断供、恶意加价等非市场行为的不确定性风险。2021年12月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22年7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对于增强我国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建立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评估、监测和预警,促进关键重要资源供应链的多样化,不断提升自我供应能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利用湾区的有利条件,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
七是推动新兴产业建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绿色供应链是环境、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是实现绿色制造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常制造业产业链两端是资源型产业和消耗型产品,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链、探索建立环境产品清单,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绿色的高端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现代产业体系。我国还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寻求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早日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绿色产业领域改革。
八是坚持系统观念,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关键在于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和微循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提升产业链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能力,突破制约产业链安全的短板。协同性是系统观念的一个基本特性,坚持试点先行。为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2022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杭州、武汉、成都、宁德、南通、潍坊、合肥、株洲、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12个城市入选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议名单,坚持梯次推进,总结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在国际经贸谈判中,要推动形成消除非经济因素干扰的国际共识和准则。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分工合作和竞争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对立关系,要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合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的供给,除了现有组织机制发挥作用,还需创新多边合作平台。构建基于信用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关系,发挥经认证的经营者(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AEO)在守法合规、贸易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增强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作者: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詹金良 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2023年第5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