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知行误区”
2023-06-29 11:12:36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还对不同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方向与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然而,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各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还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和普遍疑惑,也制约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顺利进行。为此,必须从理论层面厘清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知行误区”,为各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扫清障碍。
新发展格局是内外共存的一套循环,不是相互排斥的两套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定位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是两套同时存在却相互排斥的独立循环。这种认识误区是导致很多地方在实践中难以正确处理内部增长动力与外部增长动力关系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在全球化时代,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只存在一套国民经济循环,但在经济循环的不同环节,国内与国际要素的力量大小、参与程度、主导地位会有所不同。如生产环节,既可以由国内企业来完成生产任务,也可以让国外企业来参与生产过程,还可以由两者协同完成生产目标。又比如在消费环节,既能以国内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也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循环中,国内力量与国际力量始终是两大共存的主体。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了国家整体大循环的状态、结构与性质。
当前,国际形势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如生产环节的国际力量被退出、消费环节的国际力量快速缩小等极端情形,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任何国家不可能依靠一己之力来遏制和中断这一趋势。因此,我们也要继续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敞开大门搞建设,与绝大多数国家一起合作实现共赢。
新发展格局是经济系统的全程循环,不是相互割裂的环节循环
近几年的外部环境变化,冲击了我国产业发展与转型进程的平稳性与持续性。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顺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不可否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构建新发展格局仅仅局限于攻克“卡脖子”技术。实际上,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传统发展模式转型提出的整体要求,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于经济循环的单一环节,就容易忽略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意义并制约其有效进展。
从经济循环的本质看,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实现的经济循环是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全部环节的系统循环,攻克“卡脖子”技术只是实现生产环节畅通循环的应有之义。除此之外,构建新发展格局还必须同时在流通与消费环节实现畅通循环,而这两个环节恰恰又是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长期症结所在。如在流通环节物流成本高企制约我国商品货物的高效便捷流通;又如在消费环节,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是国内经济循环梗阻点形成的重要成因。
可见,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超越仅关注生产环节的单一视角,而应坚持从经济循环的全过程出发,同时瞄准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的不同梗阻点,协同发力。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来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生产环节的畅通无阻;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推动流通与消费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居民收入,持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确保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循环。
新发展格局是融为一体的国内大循环,不是相互独立的地方小循环
在新发展格局的空间载体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安排,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然而,有的地方并没有全面、准确理解这一要求,不仅没有将整个国家作为承载国内大循环的载体,反而将自身作为主要载体并以此制定了相应发展战略,最终导致一系列不利于新发展格局顺利形成的问题。
如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实施的产业链补全或产业链招商行动,就是这一认识误区的实践表现。应该承认,以产业链为导向,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来不断地延长产业链,是增强地区产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也要看到,如果大到一个省、小到一个县,所有的地区都以占据整条产业链为发展目标,最终无疑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激烈的恶性竞争并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这是因为,即使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产业,其所需要的要素禀赋、发展环境、技术条件也不一样。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一个地区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向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进行无限扩张,不仅难以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反而还会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秩序的稳定,如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互害式招商”,即部分地方政府为争项目互挖存量企业的现象就是这一后果的直接体现。
因此,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准确认识到经济循环载体的国家属性与经济活动主体的地方属性之间的关系。在产业体系的整体目标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增强国家竞争优势为整体目标,通过顶层设计来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同时要引导并约束地方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来选择发展方向与制定发展战略,坚决遏制地方之间的无序竞争、重复竞争与恶意竞争,为新发展格局的顺利形成奠定制度基础。
新发展格局是产业共生的稳固循环,不是相互替代的脆弱循环
相比于传统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定位更高、目标更高、要求更高。与此同时,在实现发展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作为主要发展载体的产业体系,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并成功培育出大量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将至关重要。然而,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并没有处理好现有产业与新型产业的关系,往往重视新型产业的培育而轻视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对很多传统产业采取了简单的“一退了之”或“一关了之”的做法,这也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压力。显然,这种认为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的做法,并不符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如果长期持续,将对新发展格局目标的顺利实现带来较大阻碍作用。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这一优势既来源于14亿多人口所产生的巨大消费规模,也来源于我国产业体系的全工业门类优势,在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也必然要求继续保持这种规模优势。因此,在大力发展与培育新型产业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不能轻率地给传统产业贴上“落后”“低端”“低效”的标签,甚至采取强制措施来淘汰这些产业。
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是确保经济循环持续畅通的重要条件。虽然技术复杂度、要素构成度、产品利润率不同,但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仍然存在密切联系:当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新技术与新设备的产业应用范围会更加普及,这会显著加速新型产业的培育;当新型产业开始逐渐成熟,又会进一步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大的助力。
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正确认识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关系,坚决破除将两者视为对立两方的错误认识。尊重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既要给予新型产业培育过程更多的耐心,也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来助推新发展格局的顺利形成。
新发展格局是更上层楼的动态循环,不是原地补短的静态循环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将其误解为仅是弥补国内产业短板、技术短板、发展短板的战略举措,这也使得很多地方仅将发展短板产业或攻克短板技术作为自身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路径。但这种将补短板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本目标的观点和思路,没有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含义。
从短期目标看,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和国家发展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但也要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与补短板并不具有“一对一”的因果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基于我国自身的长期发展目标,根据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固然要求加快弥补各种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体系在极端情况下的生存力,但更重要的是要着眼长远、立足自身,全方位增强国家发展体系的竞争力与发展力,不断推动整个国家发展达到更高水平。这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提出的“我们要继续攻坚克难,再上层楼”这一要求的根本路径。
可见,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在顶层设计层面坚持系统思维与动态思维,以实现国家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与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步着手,在持续弥补各个领域内部发展短板的同时,提高不同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增强国家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也要引导地方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快推动自身发展模式的高质量转型,为国家发展水平的不断跃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任重道远,既要在认识上尽快厘清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知误区,也要在方法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更要在实践中坚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持续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作者:蔡之兵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