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如何发挥宏观政策的调节作用? 答案全在这里!
2023-03-23 17:50:48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五个年头。从党的二十大到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蓝图已绘就,各行各业的人们正在以拼的姿态、闯的劲头,扬帆奋进。
踏上新征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如何解读两会释放出的关键信号?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如何?重点发展领域有哪些?如何发挥宏观政策的调节作用?中长期中国经济面临哪些困境和发展机遇?针对这些问题,3月20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23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 上,七位北大光华教授分析经济形势,展望政策未来。
刘俏: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关键问题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并解决关键问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要素生产率(TFP)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刘俏认为,通过再工业化、新基建、大国工业、碳中和、更彻底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中国在完成工业化进程后还有可能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反转——从目前低于2%的水平回升至2.5%或以上。
刘俏表示,我国具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和空间。以中国式现代化统领经济政策制定,我们需要通过积极的宏观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节点行业和关键领域,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难点和堵点。积极经济政策带来的增长空间和价值附加,短期内有利于稳定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长期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刘俏建议:财政政策统领,以更大的力度增加长期国债或者专项债的发行;以积极政策精准施力基础、核心领域,助力中国经济重回中高速增长轨道;建设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创新投入机制,大力推动基础科学领域的投资;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租赁住房以及REITs“三位一体”的新一轮改革;通过大规模地现金或消费券发放,实施对居民直接的转移支付,既提升个人家庭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又有效支持市场主体;要在一定范围内以国债置换地方政府债务,以此激活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彭一杰:变革性AI技术,机遇与挑战
ChatGPT的横空出世和升级,引爆人们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热情,AI技术带来怎样的变革?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怎么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彭一杰对此进行了阐述。
彭一杰认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应用,蕴含巨大的商机,可以说,数字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是生产要素,算力是生产力,算法是新型生产工具、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我国也一直在数据和算力方面进行数字经济的战略布局。彭一杰指出,目前来看,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很大部分依然停留在数据可视化的初级阶段。中国企业如何破局数字化转型?彭一杰建议,一方面应该充分理解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底层逻辑、提前规划布局;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唐遥: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稳定产业链核心企业
2023年开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反弹趋势,但全球地缘政治与经贸关系却越发紧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分析称,在美联储快速加息的影响下,世界的增长预期疲弱,国际金融风险暴露,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多,导致国际经贸活动缺乏增量,吸引直接投资的竞争加剧。目前中国在外资外贸方面的优势是产业链完整、国内市场大,但随着下游生产环节转移到东南亚等地,中国要通过进取来稳定产业链。
唐遥建议,我国抢抓时机,按照二十大的要求推进高水平的制度性开放,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可预期的环境。要结合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力量,尤其是加强中央的协调作用。地方政府要持续优化具体的政策组合。在国内政策和经济环境相对有利的背景下,企业要积极研判、抓住投资国内产业链的时机。具体而言,政府要通过主抓位于产业链核心位置的大企业,为产业链提供稳定的环境,针对重点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做好制度性开放工作。
张峥:稳房价和促进消费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根据课题组的测算,当前全国商品住房存量价值约400万亿。过去三年,全国总体房价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跌,以全国样本城市二手房交易价格估测跌幅约20%。按照2019年末住房存量面积来计算,全国商品住房价值账面损失近70万亿,形成了居民财富受损的感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副院长张峥指出,不应忽视因住房资产形式上缩水对于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稳房价对于恢复信心,促进消费有重要作用。
张峥认为,短期来讲,稳房价的关键点在于稳预期。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的转型。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指的是,房地产领域从增量走向存量和增量并重,房企的业务模式从“快周转”转向“慢周转”,从重开发销售转向重资产运营,从混合经营转向专业化、精细化经营。
如何在稳预期、稳房价的同时,兼顾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转型?他建议,坚持房住不炒,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加速建立。一是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二是探索公积金制度改革、租赁住房建设和公募REITs三位一体的改革,由住房公积金投入资金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租赁住房基金,收购房企多年来累积的存量资产,将其改造为租赁住房,为市场增加了长租房源供给,助力房企缓解流动性压力,推动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形成。
刘晓蕾:金融机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
2023年全国两会上,中央机构改革构建了新的金融监管体系,“一委一行两会”转变为“一行一局一会”,建立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对地方金融的监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晓蕾分析称,此次机构改革在党中央层面组建两个金融委员会,并划入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工作,加强了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监管总局成立也将进一步改变多头监管、弥补监管空白、走向功能监管。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及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则是为了实现监管与发展职能分拆,避免了工作目标上可能存在的冲突。而监管人员按公务员管理则有助于抑制金融腐败。
对于硅谷银行暴雷事件,刘晓蕾表示,我国目前对跨境资本仍有较严格的管理,因此此次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负面溢出影响有限,不必过度担心。谈及未来,刘晓蕾表示,金融机构如何结合新科技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或将成为下阶段金融发展的重点。
颜色:2023年宏观经济预测
2023年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做出分析和预判。颜色教授指出,2022年经济增速3.0%,低于5.5%的目标,其中,消费疲软、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带来的影响较大,因此,稳增长成为2023年的主要目标,全国两会将GDP的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地方政府则普遍设立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
目前来看,2023年的经济增长信号如何?分析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颜色教授指出:工业生产弱于预期,但是服务业生产快速修复;积压需求释放,消费修复好于预期;房地产的各项数据均有回暖;此外,出口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受春节后季节性因素影响,CPI同比增速回落,而PPI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因此,要警惕经济通缩的风险。
2023年经济增长最终会如何表现?颜色教授认为,2023年经济增长值得期待,但也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他对部分经济数据的同比增速给出预测:GDP的增速预计为5.5%,最终消费支出增速预计为6.8%,净出口方面预计会下降2%。
陈玉宇:如何破解中长期生产率低迷的困境?
经济增长一方面源自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另一方面源于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要实现高质量增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需要让TFP增长在经济增长中贡献更大的份额。然而2008年以来,中国TFP持续下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造成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全球化处于调整期,中国通过贸易投资与各种国际交流,获得的技术与知识的扩散效应下降。其二,技术往往包含在资本设备投资中,中国资本市场从沟通储蓄到最有生产力的投资者,出现了相当的误配置。其三,产业结构变化不畅。其四,全国大市场建设滞后,知识技术和观念在全国各地区的扩散效应不强。其五,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创新活动还不够有活力。其六,国有企业改革有待深入。其七,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创造性,亟待加强。其八,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的力量,应该更好地为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做贡献。保护企业家精神,使创新者和创造者有尊严和自由。对此,陈玉宇建议称,不能过分高估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短期内要利用好宏观总量政策,解决好经济复苏问题。与此同时,要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到中长期结构性改革的一揽子政策上来。
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