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局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中国经济网 / 2023-03-19 22:10:27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多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国民经济开局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消费的改善和回升是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作用下,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扭转了2022年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趋势,实现了由降转增。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中国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线下消费加快恢复。接触型消费、服务消费回升较为明显,1—2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较大幅度的回升。今年春节假期期间(1月21日至27日),国内旅游出游达3亿人次,增长23.1%,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近九成。实体店零售显著改善,1—2月份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百货店零售增长5.5%,明显好于去年。
消费市场加快修复,带动了国内需求逐步改善,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工业生产恢复加快。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9%。服务业明显回升。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2022年12月份为下降0.8%;两年平均增长4.8%。而且,在8个服务业分行业指数中,有7个出现回升,也说明服务业有明显的整体改善。
经济循环逐渐改善。相较于去年因疫情等多方面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循环不畅,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开始提速。在生产端,1—2月份,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3.7%;与上年12月份相比,28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占68.3%。在统计的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64种产品产量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占58.7%。在消费端,18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有12类增速回升;其中,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不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5.9%和12.8%,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高2.3、4.4和11.3个百分点。在交通运输方面,1—2月份,货运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增长,铁路、航空客运量都出现大幅增长,说明经济循环的整体环境在逐渐回暖。
市场主体预期继续好转。2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达到近年来较高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上升1.9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7%、52.0%和51.2%,高于上月1.4、3.4和4.0个百分点,各规模企业景气水平不同程度回升;其中,小型企业PMI自2021年5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同时,服务业PMI达到55.6%,高于上月1.6个百分点,为近期来的高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4.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上述指标表明,企业活力在逐步增强,市场主体预期在恢复向好,对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充满期待。
就业与物价保持总体稳定。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2月份,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与历史相比变化幅度相对较小。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为0.8%,明显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水平。就业与物价走势平稳,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了有利的施策空间。
综上,1—2月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为全年经济走势开了好头。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恢复乏力,国内经济回升基础尚需稳固,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下一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出台更多消费支持政策,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加快消费恢复成为经济增长主拉动力,从而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作者: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