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新型城镇化: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之举 详情

新型城镇化: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之举

北京日报 / 2023-03-13 11:17:57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积极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坚持体现和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要求。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城镇化肩负着巨大历史任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促进工业化发展。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规律。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总人口近10亿,农业人口有8亿多,大量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40多年来,我们从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特别是农村人口比重大、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大量增加,被西方专家学者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为宏伟壮观的人类社会大变迁。特别是新时代10年,我国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城镇化与现代化的重要关系,阐明了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更加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窗口。
 
  到去年底,全国总人口14亿多,其中城镇人口达9亿多,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的巨大成就在人类历史上盛况空前,世所仅见,充分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之人口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我国城镇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于坚持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色和本质要求,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城镇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本质要求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和体现这个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在建设城市的同时,大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现代化水平。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农村现实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在农村人口数量巨大的中国,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点和难点就是农村和农民的富裕问题。在这方面,新时代1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最为集中的突出表现,一是扶贫,二是城镇化。过去10年,通过扶贫解决了一亿多农民的绝对贫困问题,通过城镇化使近两亿农民进城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在扶贫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同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有效防止出现“繁荣的城市、破败的农村”景象,新时代中国城乡社会呈现出农民市民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和繁荣城镇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新征程上的城镇化仍要坚持好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要求,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乡社会差别,以城乡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城镇化与西方国家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的城镇化,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而外国的现代化城镇化,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拉美发展中国家,以资本为中心,造成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羊吃人”、大量的失业流浪人口和贫民窟等景象,真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坚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高,不断改善和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这些重要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特别是新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舒适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总结城市治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信息化网络化形势下城镇治理举措,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特别要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重点民生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镇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从理论上讲,同分散的农村相比,城镇化是集约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但事实上,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都曾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和生态环境恶性破坏,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侵略掠夺别国的资源。
 
  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充分吸取西方国家和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节能环保、降碳减碳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局中,坚持城镇化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土地过度扩张浪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城市工业污染等问题,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宜居的城乡环境,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戴均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