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大意义
2023-03-02 16:46:05
第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要搞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只有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才能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表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分工贸易联系不断紧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通过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发展成就。现在的中国经济早已深度融入世界分工贸易体系,货物贸易进出口量多年来连创新高,早在2013年就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保持着紧密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存关系,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起了包容、务实的广泛国际合作平台,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中国国内生产的顺利运转离不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配合;反之,全球产业链的稳定畅通同样需要中国的强大助力,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第三,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近几年,个别西方国家大肆推行单边主义,力图重建一个“去中国化”的世界经济新体系。要认识到,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并未改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深刻变化,我国必须坚定地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第四,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体现了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产业间国际分工逐步被产业链内部国际分工所取代,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日益表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整体。
第五,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加剧,各国经济关联度大大加强,新一轮的国际产业大转移将进一步重塑全球产业合作格局。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构筑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提升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补齐经济循环体系的弱项短板,才能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力提升中国在世界分工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第六,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但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只有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循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才能充分汲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成果,引导国内产业提质增效和消费升级,实现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第七,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有利于发挥我国的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这是实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良性互动的基础性支撑。我们的大国优势,不仅包括供给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规模协同效应,而且包括需求侧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们的制度优势,不仅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且体现为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就能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林江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副主任、中央团校副校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