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未来五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 详情

未来五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

2023-03-01 11:24:32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任务,从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对未来五年经济建设战略部署。
 
(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1)把握必然抉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塑造我国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比重很小。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了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开放比重提高。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们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5年达到峰值的62.4%下降到2020年的32%,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最高时的超过10%下降到目前的2%以内。内需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90%以上(国家统计局,2022)。在此背景下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日益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从需求上看,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依托规模庞大的人口,国内市场还会不断扩大。从供给上看,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和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国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竞争新优势。
 
(2)下好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从国际比较来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美国、俄罗斯、印度等人口和面积大国皆是如此。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大循环潜力巨大,客观上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同时,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不稳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经济,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把握国内需求潜能,开拓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3)坚持开放取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促进的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产业关联和相互依存度都较高,如我国现在是世界约140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内需外需市场本身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和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4)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促进的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而不是各地囿于本地市场的自我小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面向全国而言的,不能理解为各地以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为主体。从国家看,要指导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地方看,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依托自由贸易实验区和各类开发开放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摒弃大而全、小而全,不搞地区封锁,不搞盲目重复建设,积极探索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促使本地经济繁荣和各地良性互动。
 
(5)明确重点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工作着力点。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打通经济循环的卡脖子环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有机联接,在开放发展中强链补链。二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三要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流通的硬件和软件、渠道和平台,畅通国内国际循环的人财物流和数据流信息流。四要积极主动扩大内需,通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升消费,既改善人民生活,又促进经济循环;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着力打通卡点堵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五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六要针对国内国际循环各自问题和双循环共性问题,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七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注意补漏洞、强弱项,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1)认清重大意义。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解决供求平衡失衡问题,要科学把握两者关系,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思路,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1998年,我国依靠扩大内需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我国又依靠扩大内需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当前,更需要着力扩大内需,以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推动“破、立、降”,促进“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今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还要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結构性改革,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计,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要求。必须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把握原则要求。第一,必须把扩大国内需求放到重要位置。从当前看,需求不足成为突出矛盾。必须挖掘市场需求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应看到,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囯强大国内市场不仅给自身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效益,而且为国外要素资源带来优良的获利机遇,要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第二,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我们要扩大的内需应当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需求,是有效益和有回报投资的需求,是有本金铺垫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惠民生可持续的需求。要把扩大内需和优化结构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推动有效需求与合理供给动态平衡。第三,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无论是长期还是近期,供给跟不上深刻制约着需求,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持之以恒推动供给转型,并以供给转型带动需求,以结构优化促进增长。第四,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基本盘;进是协奏曲,是动力源。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使我国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3)确定重点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找准实施扩大内需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一是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企业、市场、财金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动力和活力,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继续吸引国外要素和资源为我所用,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合发展。二是着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提高政策透明度、公信力、专业化水平和可预期性,综合运用规划、财政、货币、产业、消费、投资等政策工具,为微观主体提供稳定合理可预期可持续的宏观环境。三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土地利用率、信息和数据利用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发挥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全要素生产率变革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四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材料等突出短板,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和替代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无虞。同时,加强产业领域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五是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同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好乡村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在支持老少边穷和生态保护地区的同时,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地区靠拢。
 
(三)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把握内在要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内在的科学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如此往复循环,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肖前等,1981)。世界如此,经济也如此。那种只顾经济增长、不讲质量效益的做法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往往产值一时上去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投入产出比下来了,最终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同时,没有量的增长,质的提升就没有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在质和量上都取得历史性突破。在质量上,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人均预期寿命由74.8岁提高到78.2岁,生态环保实现历史性转折。在数量上,2012~202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速度虽低于前34年,但总量平均每年增加6.56万亿元,是前34年的4倍多。展望未来,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不仅需要质的继续提升,而且需要量的持续扩大。
 
(2)领会丰富内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重要标志是实现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使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特点,实现产业、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使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实现良好生态、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使共享成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使高质量发展同高水平安全相得益彰。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要保持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合理区间,实现符合潜在增长率的速度,保持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下限值、失业率不高于上限值,保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不高于上限值。当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和疫情扰动,要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经济增长速度尽快回归合理区间,使就业状况和物价总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相结合,要实现有就业、有收入、有财税、低通胀、少污染的增长,实现城乡和地区差距缩小、民生改善、和平发展的增长,实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结构、安全相统一的发展。
 
(3)明确实施途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要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和结构优化潜能。二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政策协调;坚持地方因地制宜,发挥创造精神,优化分级管理。三要发挥沿海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达地区力争走在前面,推动经济率先转型;欠发达地区你追我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要把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结合起来,加快增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更加充分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达309万亿元,实力不容小觑。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已达4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1.1亿户,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还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各类企业都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发挥“两个作用”。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199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目前,我国商品和服务领域由市场定价的项目比重已达97.5%,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超过1.6亿户,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日益显现。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还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14个国家发展规划(计划),国家计划已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指导性计划,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还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3)完善政策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发挥好宏观政策的作用。首先,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要用好财政政策工具,逆对经济风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发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功能,主要通过利率调节,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促进充分就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并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监督各项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其次,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经济发展特别是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用好消费政策,引导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用好投资政策,保持投资总量合理增长,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方向和重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丰富投资工具,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再次,发挥好产业政策的作用。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扶持和帮助弱势产业发展,为企业自主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技术水平、环保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最后,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要加快建立健全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协调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重视社会预期管理,健全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完善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宏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推进“一新五强”建设。即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还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增加值规模居世界第一,拥有大中小分类所有工业门类,220多种主要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在质量领域,工农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不断改善,一些领域中国标准已开始走向国际,在航天领域,载人飞船、探月探火取得重大成果。在交通领域,高铁、高速公路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机场布局快速扩大,内河航运和海运持续发展。在网络和数字领域,5G基站超过200万座,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0.3亿人,数字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和相关领域总体上仍处于“大而不强”状况,工业化进程尚未走完,迫切需要巩固“大”的基础,加快向“强”的迈进,积极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制造、质量、航天、交通、网络等领域强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2)促进产业发展上水平。一是打好产业基础。要实现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环保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提升产业优势。要巩固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领先地位。无论是技术还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只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都要站稳脚跟、转型提升、扩大优势。三是补上产业短板。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无论是硬件短板还是软件缺口,都要加快补齐,增强运转能力和安全水平,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四是拓展高端产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的增长引擎。
 
(3)推动“两个深度融合”。一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随着现代产业分工协作深化,先进制造业越来越与研发设计、市场销售、商业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形成服务型制造,又称制造业服务化。同样,现代农业发展也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式多样,促进了现代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和服务为链条、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准则、以政策为引导,把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尤其要注重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同时,适应14多亿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丰富多彩的各类生活性服务业,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构建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创新体系。二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数字经济已在我国蓬勃兴起,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为实体经济发展和生活生产方式变革注入新动能。在此领域,我国有传统基础,有后发优势和跟跑条件,也有并跑潜能和领跑亮点,必须不失时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产业化顶天立地、产业数字化广泛覆盖,促进实体经济技术水平、信息水平和数据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一些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去工业化又再工业化的老路,要把新型工业化与经济数字化结合起来,把产业链供应链做实做全、做好做优、做大做强。
 
(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明确目标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农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同时应当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的重大目标。要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方面加强,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把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2)夯实粮食基础。民以食为天,农以粮为本。我国粮食一旦出了问题,世界上谁也救不了我们,必须把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耕地环节,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一个是种子环节,必须深入实施种子振兴行动,向当年培育杂交水稻种子一样,执着推进种子科技攻坚。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制止食物浪费,构建多元化食品供给体系。
 
(3)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民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包括农民工外出打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农民自我劳动的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更加重要。要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4)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改革,而政策和投入也要靠改革。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收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七)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依托。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2)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区域发展作出新的重大决策。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抓住疏解北京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以促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
 
(3)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支持城市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支持农产品生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上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对应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聚集地区等制定专业化政策,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出台实施全国及各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海洋是经济区域,也是生态区域,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4)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已接近65%,城镇户籍人口比重为接近5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城市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满足广大城市居民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依托城市群城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城市建设管理是一门大学问,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八)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继续推进要素型开放。40多年来,改革促进了开放,开放带动了改革,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行。扩大开放吸引了大量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外来人才进入中国,与国内生产要素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坚持扩大要素型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托我国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2)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与要素型开放直接引进资源相比,制度型开放重在营造环境,这有利于发挥改革对开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引进和利用要素。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然要求推进制度型开放,实行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开放。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强规则、管理、标准等建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健全高水平法治保障,同时,按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维护经济安全,保障投资者根本利益。
 
(3)完善开放格局。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总体格局,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仍相对滞后,向西开放仍弱于向东开放,东部地区开放水平也需继续提高。下一步,要持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实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一带一路”建设联接国内区域开发开放和国际经济人文合作。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突出开放、绿色、廉洁理念,突出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作者:宁吉喆(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3年第3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